•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今日头条> 正文内容
陇台少年共赴“青春之约”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3日 19: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中新网兰州10月23日电(记者 闫姣)台湾30名少年的甘肃之旅23日落下帷幕。短短几天时间里,少年们领略了甘肃古老文化的时尚变迁,听闻诸多两岸民间交流故事,也和当地同龄学伴定下“青春之约,下次再见”的约定。就像他们说好的,“这么好的地方,我一定还会再来,也期待你们有机会能多去台湾看看。”

10月20日,甘肃天水市,台湾学子参访麦积山石窟。闫姣 摄

  18日至23日,“两岸同源中华情·青春少年陇上行”研学活动走进甘肃平凉市第一中学,和当地学子一对一交流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到访大地湾遗址和伏羲庙、参观“东方雕塑馆”麦积山石窟、赏“中华道教名山”崆峒山的秋日景色;打卡岐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和周祖陵,在研学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一起去西门町,赏西门红楼,看街头表演,喝珍珠奶茶;一起去逛夜市,吃刨冰,尝小吃;一起去淡水老街,玩弹珠,观海上夕阳,吹温暖的夜风。”忆及今年8月暑假赴台湾交流,与台湾学子一起学习生活的场景,甘肃平凉市静宁一中学生郑怡婷动情地向大家讲述。

  台湾学子王均仁在甘肃平凉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大巴车刚停到学校门口,他就看到了曾去过台湾的熟悉面孔。许久不见的他们相见甚欢,从校园环境聊到学习方法,一起逛学校、打篮球友谊赛、与乒乓球爱好者切磋球技。直到暮色沉沉,他们才依依惜别。

  不同于王均仁的同窗情,台湾学子蓝谦和当地学伴第一次见面。但两人好似相熟多年,握手拥抱,像兄弟般搭着肩膀走向学校。“感谢我的同伴,大方邀请我熟悉校园,我得以很快适应。我们还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希望未来两岸学生可以多多交流。”他说。

  大地湾彩陶冰箱贴、四神八卦纹镜、庆阳手工刺绣香包、崆峒山手串……由甘肃千年文化积淀创新制作而成的系列文创,受到年轻台湾学子们的青睐。“买了十几件小物件,有些我留作纪念,有些送给家人和朋友,实用又美观。”台湾学子陈志钦离开伏羲庙前还带走了一撮香灰,以寄托对人文始祖的崇敬之情。

  2014年起,甘肃天水与台湾约定每年同时举办海峡两岸共祭伏羲典礼;天水市净土寺由台湾信众捐赠修缮;平凉市西王母宫由台湾信众参与筹资修复……甘肃和台湾民间友好往来的历史印迹,引起两岸学子的共鸣。

  离开甘肃时,庆阳当地为少年们准备了寓意“平平安安”的特产苹果。台湾学子感慨,“甘肃,我们一定会再来!”

  两岸少年们的约定,从此刻延续。(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