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肃州区创新构建“五聚五强”工作机制,通过机制创新、思想引领、平台赋能、人才锻造、品牌建设五个维度协同发力,推动多党合作制度优势加速转化为区域治理效能,为建设现代化新肃州贡献统战力量。
聚焦机制创新强保障,筑牢多党合作政治基础。系统构建政党协商制度体系,制定实施相关文件,规范召开政党协商座谈会、政情通报会等各类协商会议,畅通意见建议“直通车”渠道,实现党外人士知情明政、参政议政制度化常态化。今年以来区委常委会会议研究民主党派工作4次,区委领导亲自批示督办有关工作4次,推动解决具体问题4项。
聚焦思想引领强根基,擦亮“同心铸魂”思政品牌。实施“理论武装+主题活动+成果转化”三位一体引领模式,召开专题学习会议及工作推进会议36场次。深入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引领广大民主党派成员与时俱进学思想、学用结合凝共识。精心策划组织开展“巾帼绽芳华·书香润九三”读书分享会、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7周年座谈会、“同心筑梦新征程·薪火相传农工情”经典诵读会、“讲述民建人自己的故事”主题分享会等思想政治引领活动24期。通过开设“同心讲堂”、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开展现场教学、实施警示教育等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主题活动,推动学用结合、成果转化。累计上报理论文章及征文16篇,市级及以上新闻媒体采用宣传报道60余篇,制作发布多党合作短视频18个,形成“学习-实践-传播”良性循环。
聚焦平台赋能强实效,打造“同心智汇”参政体系。实施参政议政“靶向工程”,立足界别特色落实“一党派一精品课题”调研机制。通过选题征集、交流研讨、对口协商、专题培训等形式,聚焦区委中心大局精心选培政党协商调研课题,集智聚力推进调查研究见真章出实效。目前,形成《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调研报告》等7篇质量较高调研报告呈报区委,以精准建言助推党政决策科学化。培育“同心智汇”参政议政矩阵,向区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交集体、联名或个人提案126件,立并案34件,转意见建议56件,立案提案占提案总数的76%。紧盯“收集交办+督办转化+结果反馈+效能评估”等关键环节全程跟踪办理,集智聚力推动相关领域难点工作破题推进。创新“界别+地域”双协商模式,组织民主党派政协委员广泛下沉基层,参与“问计于民”协商座谈、基层协商议事活动近20场次,从推进民生实事办理中,推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教育提质等领域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聚焦人才锻造强队伍,构建“同心育才”培育矩阵。严把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质量关,落实“有意识的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理念,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蓄水池”作用,从源头优化民主党派干部队伍结构。优化“双荐双培”干部培养机制,组织、统战部门定期分析研判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建成党外干部信息库和党外代表人士资源库,储备优秀民主党派后备人才56名、代表人士64名。制定《民主党派工作提升计划》,实施“青蓝接力”培养工程,分层分类选送民主党派干部参加各级各类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7期,统筹机构编制资源为民主党派机关增加正科级领导职数6名,补齐部分民主党派驻会专干空缺短板,加大党外干部发现储备培养使用力度,党外干部成长历练平台载体更加广泛。
聚焦界别优势强品牌,实施“同心培优”聚力工程。创建“同心培优”一党派一特色社会服务品牌体系,精心培育民革“博爱·牵手”、民盟“烛光关爱”、民建“自华读书”、民进“双岗建功”、农工党“农工情·健康行”、九三学社“九三智汇”6大社会服务品牌。通过激发内部资源活力繁荣肃州文旅市场、联动优势医疗资源下沉服务基层、汇集专家学者众智支农帮教、法律援助撑起弱势群体生活信心等系列举措推动社会服务品牌做大做强。累计开展“烛光行动”关爱困境儿童、“三下乡”农林技术培训、“农工情 健康行”大型公益健康义诊、“九三智汇”科技助农、“点亮心光·爱心助力残疾人逐梦飞翔”公益认购等社会有需求、群众反响好的品牌社会服务活动23期,惠及群众超2万人次。
目前,肃州区多党合作事业呈现“五个显著提升”新局面:多党合作党委重视程度显著提升,高位谋划、整体推进务实举措不断推行,“大统战”格局优势充分彰显;党外人士政治站位显著提升,年均参与重大协商活动达300余人次;参政议政质效显著提升,提案建议采纳转化率保持在70%以上;社会服务影响力显著提升,特色品牌活动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为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