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新观陇> 正文内容
食在东乡|东西协作添新“味”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2日 11:20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22日电(赵好飞 马进海)在黄土高原深处的临夏州东乡县达板镇,彼时鲜有规模化食品企业的身影;如今,一座占地53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里,机器嗡鸣不断,年产3000万袋的药膳食品从这里发往全国——这抹飘自外地的“药膳香”,正是济临东西协作引进的四口药膳鸡技艺,如今已在东乡落地生根,成为富民产业。

  近日,在东乡县达板镇后续产业园,临夏州百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沿着标准化生产线有序作业:原材料经层层检验后入库,生产任务单精准调配至各环节,解冻清洗、卤制入味、包装杀菌……每一步操作都透着现代化生产的严谨。赋予这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四口药膳鸡技艺,并非东乡本土传承,而是通过济临东西协作从外地引进的特色项目。

  时间拉回2024年,彼时济南与临夏两地政府正推进东西协作招商引资,在梳理特色产业资源时,发现四口药膳鸡技艺颇具市场潜力——这门始于1996年的手艺,凭借独特配方和精湛工艺,在原产地已积累了良好口碑。两地政府随即主动牵线搭桥,不仅为项目落地提供政策支持,还协助对接当地资源,让外来的药膳技艺在东乡开启产业化之路。

  为让这门外来技艺真正扎根,企业投入3600万元打造现代化生产体系:智能化设备取代传统手工操作,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保障产品品质,百岁腿、蜜香翅根等衍生产品既保留药膳养生的核心优势,又符合现代食品消费需求。

  如今,这些带着“东乡印记”的药膳食品,已走出甘肃,销往更广阔的市场,而产业发展的红利,正实实在在惠及当地民众。

  “以前总想着出去打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每月能拿3500元,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达板镇红柳村村民汪晓娟在企业工作一年多,说起现在的生活,脸上满是满足。像她这样的本地员工还有不少,企业的落地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更让村民实现了“顾家”与“增收”的双赢。

  随着企业稳步发展,其带动效应逐渐显现:年产值达1.8亿元、年利税近700万元的亮眼成绩背后,当地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包装印刷等相关产业也随之兴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正在东乡成型。(完)

【编辑:杨娜】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