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23日电(董文娟)走进瓜州县渊泉镇温馨家园小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现场,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外墙保温粘贴及外立面粉刷作业。
“在这里住了十几年,家里温度偏低,之前改造完成的小区家里暖和了不少,很期待我们小区尽快完成改造。”瓜州县渊泉镇温馨家园居民潘琴对老旧小区改造及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竖起大拇指。2025年,这个老旧小区通过人大代表票决被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如今正在焕发新生。
同样源于票决制的瓜州县中医院建设项目,该医院自2021年运营以来,年门诊患者达到7.2万余人次,住院患者5千余人次,满足了群众多元化的就医需求。“就医环境宽敞明亮,医护人员专业热情。”居民孙金香的评价道出了众多患者的心声。
2018年以来,瓜州县人大常委会率先推行惠民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紧盯“项目征集、审议票决、跟踪实施、成效评估”四个环节精准发力,构建起监督闭环,让民生实事从政府“配菜”转变为百姓“点餐”,人大代表履职角色从“旁观者”转为“参与者”,民生实事项目更合人民群众“胃口”。
广开言路,群众“点单”汇民声
民生实事项目只有真正符合人民期盼才能真正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票决制推行以来,瓜州县将每年10月确定为“民生实事项目征集月”。
为确保项目可行,瓜州县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加强候选项目的前期审核把关力度,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走访基层,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充分了解情况。经过严格筛选,将农村安居保障提升项目等一批群众呼声高、普惠面广、可行性强的项目纳入候选项目库,为后续的审议票决奠定了坚实基础。
民主决策,代表“订单”显担当
一张表决票,一头载着民主,一头连着民生。2024年12月30日瓜州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代表们从12个候选项目中票决出10个为民办实事项目。
在票决环节,严格执行一人一票,发票与投票中间留出充裕时间,确保代表充分酝酿、科学抉择。在表决票的设置上,将候选项目随机排列,不优先考虑政府办理意愿,不侧重项目投资规模,完全由代表民主决策。
当瓜州县人民医院疏勒河分院(东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被确定为2025年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东片区域乡镇群众欣喜万分。疏勒河分院建成后,将切实解决东片区域乡镇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让优质医疗资源触手可及,切实提升群众就医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全程监督,政府“接单”抓落实
瓜州县人大常委会严格落实“领衔督办+对口督办”工作机制,年内专题听取实事项目办理情况报告,组织代表集中开展视察,制定代表联系项目方案,组织代表采取日常督查、集中视察等方式,跟踪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等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办理从“纸面答复”向“落地见效”跃升。
2025年6月,80余名人大代表对10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办理情况进行“现场查账”。从“边角地”蝶变为“幸福园”,方寸之间的“口袋公园”已成为瓜州城市生态的点睛之笔。
近年来,瓜州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开展惠民实事项目办理情况“回头看”,梳理近年来未办结和群众满意度低的惠民实事重新纳入监督议程,专项开展工作视察,现场推动问题解决,跟踪加快办理进度。在人大的跟踪监督下,老旧小区改造等一大批惠民实事项目办出了成效,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难题。
成效评估,人大“验单”惠民生
民生实事办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瓜州县每年人代会上都有一场特殊的“年终考”—全体代表对政府承办的实事项目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一张简明的测评表上列明项目名称、责任目标、实施单位和办理进度,设置“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选项。
参会代表听取政府关于惠民实事办理情况的报告,结合前期视察调研情况进行现场测评。测评结果通过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社会公众“晾晒”,接受群众监督。
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中医院电子叫号声有序响起、口袋公园充满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些生机勃勃的图景,勾勒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瓜州样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