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25日电 (殷艺)五载攻坚,硕果盈枝。五年来,酒钢集团资产总额增长15.2%,利润年均增长23.4%,行业排名跃升至第9位。这份亮眼答卷的背后,是酒钢以深化改革为引擎,在治理升级、结构再造、机制破冰、底线筑牢等领域持续攻坚,走出的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治理升级:筑牢制度根基,激活治理效能
酒钢始终以“两个一以贯之”为航标,构建“党委把方向、董事会定战略、经理层谋经营”的治理架构。集团党委明确34项研究决定事项、69项前置研究事项清单,确保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
董事会建设持续深化,设立专门委员会并引入92人外部董事人才库,推动外部董事从“有形配备”向“有效履职”转变,16家子企业落实中长期发展决策权等6项核心职权。同时,集团将重点管控事项从360项压减至170项,精减幅度达53%,并动态优化授权机制,2024年新增3项重大事项决策权,加速形成经营权与决策权高效衔接格局。
以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酒钢构建递进式战略规划体系,2024年184项创建任务全部完成,炼钢、炼铝、发电人均产量分别同比增长4.9%、2.4%、8%,治理效能持续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结构再造:优化布局强体魄,新旧动能齐迸发
酒钢以“一企一业、一业一企”为原则,推动资源向主业集中。通过工程建设、商贸物流等板块专业化整合,物流运输周转效率提高15%,机械加工业务成本下降12%;集团总部职能部门精简30%,内设机构缩减39%,累计处置低效无效资产182项,29户企业完成整合或退出,为发展“轻装上阵”。
在巩固钢铁、有色等传统产业基础上,酒钢加码新质生产力布局。2021年至2024年累计完成“三化”改造投资184.7亿元,炼铁智能高炉、智慧料场等项目落地见效;氢、钒、镁等前瞻性产业取得突破,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比达23.6%,新旧动能转换蹄疾步稳。
机制破冰:市场化改革破局,人才活力涌流
三项制度改革纵深推进,让“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增能减”成为常态。酒钢全面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2024年105名任期届满经理层成员重新签约,6人因考核不达标被扣减薪酬或调整岗位,“铁交椅”彻底打破。
市场化用工机制持续完善,2021年以来引进本科及以上毕业生1138人,其中“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占比显著提升;内部人才跨部门、跨产业流动渠道畅通,人力资源配置更优。收入分配向价值创造倾斜,操作人员平均工资增幅高于管理人员1个百分点,首席专家等高端人才享受对标经理层的薪酬,激励效能充分释放。
底线筑牢:全域风控护航,行稳方能致远
酒钢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审计”全链条风控体系,24家单位设置233个量化预警指标,动态跟踪债务、投资等风险。银行授信规模突破千亿,综合融资成本较2020年降低1.1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下降1.35个百分点,四年蝉联“省长金融奖”。
合规管理与投资监管刚性强化,主业投资占比达99.42%,“六位一体”大监督格局筑牢防线;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自产原矿增产30万吨,与上下游企业共建产业项目,为长远发展夯实根基。
五年改革,酒钢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为靶心,在破浪前行中书写了国企改革的新篇章。面向未来,酒钢将持续深化改革,以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为引领,让改革动能化作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势能,在新征程上奋楫再出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