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统战新语> 正文内容
定西市打好文化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5日 16:53  
来源:甘肃统一战线网
分享到:

  近年来,定西市深入挖掘本地丰厚文化资源禀赋,积极探索“文化+统战”融合发展新模式,深耕厚植文脉土壤、激活非遗智慧、挖掘红色宝藏,将文化影响力有效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新路径。

  一是溯文脉之根,以历史传承促交融。聚焦“李氏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其联结海内外同胞的重要情感纽带作用,举办陇西李氏文化研究会、旅游节、世界李氏文化论坛和李氏宗亲祭祖大典等活动。深入挖掘定西民族团结和戎疆卫边史实,编纂《定西民族团结进步史话》,创排演出《柴生芳》《许铁堂》《赵安献马》等一批优秀秦腔戏剧,融合传统皮影技艺与中医文化,创作皮影戏《药王孙思邈》,打造推出大型演艺实景剧《再现貂蝉》《梦回陇西堂》,在春风化雨中深化文化浸润,推动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深化旅游促三交计划,在岷县浪渡滩、漳县贵清山、渭源渭河源、陇西李家龙宫、渭源县山楂小镇等景区景点开发“民族团结之旅”精品路线。推出陇中文化旅游、中医康养游、经典红色游、青少年研学游线路12条、冰雪温泉游线路8条,使各族群众深刻感受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历史在定西的时空印记,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二是燃非遗之光,以技艺传承增认同。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深入挖掘各民族特色文化,每年春节定期组织开展社火展演活动,融合巴当舞、羌蕃鼓舞、傩舞、安塞腰鼓、高叶、舞狮、高跷、剪纸等80余种非遗元素,成功举办马家窑文化节、渭水文化旅游节,举办“石榴杯”诗词大赛、书画摄影展,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戏曲进乡村等公益活动,通过“文化搭台”不断促进各民族深度交融、增进互信与认同。将定西剪纸、通渭书画、洮岷花儿会等这些宝贵非遗文化资源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引领的生动教材,引导各民族群众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定西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剪纸《古丝绸之路全图》创下“世界上最长的剪纸长卷”世界纪录,通渭书画基地接待总量达2000余批5万余人、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洮岷花儿歌手大赛已举办25届,培养传承人100余名。

  三是淬红色之魂,以精神传承聚共识。坚持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依托通渭榜罗会议纪念馆、岷县岷州会议纪念馆和渭源县元古堆村史馆,创新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建成红色记忆馆、村史发展馆、农耕文化馆、民族民俗馆和红色教育基地、农耕文化体验基地“四馆两基地”。讲好红军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开展武装斗争、与各族群众鱼水情深的生动故事,牢记总书记视察元古堆村时提出的“让我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殷切嘱托,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让红色资源、红色文化来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榜罗会议纪念馆被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年均接待参观人数达50多万人次,岷州会议纪念馆被授予“新甘肃十大必去旅游景区”,年均参观人数超10万人次,元古堆村依托村史馆、红歌大本营,组织各族干部群众、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30余场次,覆盖5000余人次。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