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健康医疗> 正文内容
玉门医疗资源“四下沉”:检查乡里做 诊断“云上”来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9日 11:54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29日电 (徐玮)“以前看病检查得跑市区,现在镇卫生院就能做CT,结果马上传到市医院,专家进行远程诊断,看病又快又准!”玉门市花海镇金湾村村民徐根德拿着刚出来的检查报告,笑得合不拢嘴。这是玉门市深入推进医疗资源“四下沉”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玉门市聚焦群众看病就医的堵点、难点,将人员、技术、服务、管理精准下沉到基层,让优质医疗资源变得“触手可及”,织就了一张覆盖城乡的“健康守护网”。

  “人员下沉”让医疗专家常驻家门口

  在玉门市总医院花海分院门诊主任何莉莉的诊室内,有很多候诊患者。“总院派来的专家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妇科、外科问题。现在妇科不仅正常接生,很多较难的手术也可以开展了。”说起卫生院的变化,何莉莉颇为感慨。这背后,是玉门市骨干医疗人员下沉的扎实举措,医共体牵头医院为14家基层机构各派驻1名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确保每个村卫生室都有合格村医坐诊;6名市直医院学科带头人“跨界”兼任乡镇卫生院管理者,既带技术又传管理,让基层医院“活”起来。

  不仅有“常驻军”,还有“流动医疗队”。65名市级医疗专家组成的巡诊队,一年跑遍28个村社,开展巡诊28场次,5.6万人次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市级专家的诊疗服务。“以前大病小病跑市里找大夫,现在专家主动来村里,量血压、做检查、开药方,很方便,服务也贴心。”这样的“上门服务”,让偏远乡镇的群众打心底里觉得踏实。

  “技术下沉”让基层检查也能“高精尖”

  “基层检查、上级诊断”,这在玉门市已不是新鲜事。走进玉门市总医院下西号分院,崭新的彩超机、DR设备一字排开,便携式心电图机也成了“标配”。“以前这些‘大家伙’只有市区医院有,现在咱乡镇医院也配齐了‘四大件’,检查不用再跑冤枉路。”放射科技师窦凤娟指着设备介绍道。

  值得一提的是“云上诊疗”。依托影像、心电共享中心建成的“云上放射科”,让基层检查数据秒传市总医院,村医做完检查,市医院专家几分钟内就能给出诊断结果。截至目前,这样的远程诊断已完成4.6万余人次,诊断准确率显著提升,让群众看病就医“省时省钱更省心”。

  “服务下沉”让健康服务暖到心窝里

  “张姨,该测血糖了,我给您带了降压药。”家庭医生邓立鹏熟门熟路为村里医疗重点人群提供健康服务。在玉门,像邓立鹏这样的家庭医生,正通过签约服务把健康送到千家万户。

  “以前到市人民医院看病检查路费、食宿费、检查费,大大小小费用也得上千元,现在乡医院检查、市医院诊断,费用少了一半多。”谈起医疗服务的变化,基层群众的感受真真切切。如今,玉门市县域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达300项,“乡检查、县诊断、乡治疗”模式患者满意度达到96%,“惠及民生”不再是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管理下沉”让基层医疗机构“强筋骨”

  “基层药品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由来已久,现在由总医院统一调配,药价降了,种类也全了。”这是基层卫生院院长们的共同感受。玉门市推行“行政、人事、财务、业务、药耗、信息”六统一管理,让基层医疗机构告别“小散乱”,走上规范化轨道。

  每月一次的医疗质量督查,每半年举办院感、传染病、病案管理等知识培训,18项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落地……管理下沉带来的不仅是规范,更是底气。同时,总医院预留20%的门诊号源和住院床位,专门接收基层转诊的急危重症患者,“绿色通道”让救治速度提高了一倍。(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