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技教育> 正文内容
兰州校长名师面对面 | 暑期蓄力正当时 班主任支招“五育”提升路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30日 13:57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30日电 (杨娜 路晓瑛 李昱瑾)暑假是学生成长的“黄金增值期”。如何让假期成为衔接九年一贯制育人目标的重要纽带?兰州市第十五中学的班主任们结合学校“博·约”育人理念,从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给出具体指引,让“假期赋能”与学校“全学科育人、学科育全人”的培养体系无缝衔接。

  近日,由兰州市教育局和中新社甘肃分社联合主办的兰州校长名师面对面专题采访活动走进兰州市第十五中学,就该校的特色办学理念等问题进行探讨交流。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兰州十五中从五育角度出发,坚持“全学科育人、学科育全人”的培养体系。

  德育铸魂: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

  “假期是涵养品德的好时机,红色教育基地就是鲜活的‘大思政课’。”兰州市第十五中学(兰化一校)初中部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李芸老师的建议,与学校“大思政课”建设理念深度契合。兰州十五中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维德育体系,依托甘肃省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实践课堂,而李芸老师进一步细化:“带着孩子走进省博,在‘马踏飞燕’的灵动中感受历史厚重,在红色展厅的史料中体悟初心使命,这是最生动的爱国教育。”

  该校小学部语文教师兼年级组长肖桂元则强调习惯养成的延续性:“学校‘明理之生’的培养目标,需要假期里的持续发力。比如让孩子制定每日计划表,从整理书桌到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在点滴中培育责任意识。”这与学校“九年五礼”仪式课程相呼应,让德育从课堂延伸到生活场景。

图为兰州市第十五中学学生运动会。(资料图)兰州市第十五中学供图

  智育提质:让学习扎根生活土壤

  “别让书本成为学习的边界。”李芸老师以语文学习为例,建议学生“带着笔尖行走——既能临摹字帖巩固“博·约”课程中的书写要求,也能记录街角巷陌的烟火气,将学校“项目式学习”的理念融入生活。这与学校“跨学科整合课程”设计思路一脉相承,正如物理组“探索材料的前世今生”项目,鼓励学生在假期观察建筑材料、生活用品,用学科眼光解读世界。

  针对不同学段,肖桂元老师结合九年一贯制特点给出分层建议:“低年级孩子可以用绘本记录假期见闻,衔接小学段‘好奇与感知’的科学目标;初高年级学生可尝试‘家庭收支统计’,让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落地,呼应高段‘创新与应用’的素养要求。”学校“360度圆梦评价体系”也延伸至假期,通过读书报告、实践日志等方式,让学习成果可视化。

图为兰州市第十五中学学生开展辩论赛。(资料图)兰州市第十五中学供图

  体育强基:让运动成为生活方式

  作为兰州市体育教学改革试点校,兰州十五中以“轮转课”让学生爱上运动。李芸老师将这一理念延伸到假期:“不必追求专业训练,每天半小时的兰山徒步、五泉山晨跑,既能延续学校‘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又能感受家乡之美。”她特别提到,学校足球队、篮球队的假期自主训练,正是对校内特色运动队的有效衔接。

  肖桂元老师则关注低龄学生的运动习惯:“一二年级孩子可以练习跳绳、踢毽子,家长配合拍摄视频,既落实学校体育作业要求,又能增进亲子互动。”这种“生活化体育”理念,与学校“体质健康管理”政策形成闭环,让运动从课堂走向日常。

图为兰州市第十五中学学生啦啦队表演。(资料图)兰州市第十五中学供图

  美育浸润:在体验中涵养审美情趣

  学校“爱·乐”弦乐团、“蓝染”坊等艺术特色队,为学生搭建了美育平台。李芸老师建议:“假期去兰州市美术馆看一场画展,听一次本土音乐会,将校内‘赏美鉴美’的评价标准融入生活。”她以语文与美术跨学科融合为例,鼓励学生为读过的名著绘制插画,呼应学校“美育与学科融合”的创新实践。

  肖桂元老师则分享了学生的“创意作业”:“用废旧材料制作传统节日手工艺品,既延续校内‘木工坊’‘陶艺’课程的动手能力,又能感受传统文化之美。”这种“创中学”的模式,正是学校美育“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理念的生动体现。

图为兰州市第十五中学学生参观甘肃农业大学认知馆。(资料图)兰州市第十五中学供图

  劳动赋能:在实践中培育劳动精神

  从苦水镇玫瑰基地采摘到校园种植实践,兰州十五中的劳动教育早已走出课堂。李芸老师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或是学做一道家常菜,将学校“劳动任务群”延伸到社会与家庭。这与学校“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相呼应,让劳动教育贯通校内外。

  肖桂元老师特别强调劳动习惯的连贯性:“低年级学叠被子、整理书包,高年级尝试简单厨艺,与学校‘阶梯化劳动课程’无缝衔接。”而开学后的“黄金三天始业课”,将通过劳动成果展示,让假期劳动有反馈、有成长,完美闭环“劳动赋能”的育人链条。

  假期不是教育的断点,而是育人的延伸。从红色基地的思政课到社区实践的劳动课,从书桌前的静心阅读到山野间的奔跑跳跃,兰州十五中“五育并举”的实践紧扣“九年一贯、博约相济”的办学理念,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假期蓄力,迎接新的学期和新的学习挑战。(完)

【编辑:侯志雄】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