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5日电 (杜莉莉 田亚飞)2025年过半,榆中县经济发展交出亮眼答卷: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8.1%,上半年稳中有进达7.3%,增速位列兰州市三县五区首位,创下近5年最佳成绩。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榆中县以全产业链思维激活发展动能,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协同提质的生动实践。
在农业领域,榆中县持续擦亮“兰州高原夏菜”金名片。作为西北最大产地型集散中心,当地围绕打造百亿级高原夏菜产业核心区,创新构建“冷凉型蔬菜标准化生产体系”,7万亩冷凉蔬菜基地成为东南沿海“菜篮子”的坚实后盾。30个标准化示范基地、3个粤港澳大湾区供港基地,配合“春提早、秋延后”设施种植模式,将传统种植升级为可预期、可调控的标准化生产。上半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30.52万亩,依托成熟的保鲜技术,每天有成千上万吨高原夏菜从定远镇交易中心发往全国乃至马来西亚、泰国等海外市场,“榆中蔬菜”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种业创新为农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以“中国·兰州现代寒旱农业种业创新谷”建设为契机,榆中县累计引进新品种6000余个,培育优质品种121个,形成20余类畅销蔬菜矩阵。16家现代化育苗企业构建起智慧育苗体系,蔬菜标准化育苗能力突破10亿株,良种率超95%,种业产值达1.2亿元。从全环境智能控制系统调控脱毒马铃薯组培苗,到智能监测仪助力党参种植,科技赋能让农业生产更精准高效。
工业领域,绿色转型与项目建设双轮驱动。兰州东城清洁智慧热源项目利用废热梯级利用技术,年可节约标准煤12.3万吨,减少CO₂排放32.2万吨,成为工业绿色转型的典范。2025年,榆中县压茬推进112个重大项目,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42亿元,连续两季度正增长。从绿色能源到智能制造,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速落地,推动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目前,全县已新认定国家和省级绿色工厂5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6家,完成44家企业数字化转型,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2022年的3.1%跃升至23.1%,工业成为县域经济增长“主引擎”。
服务业与民生工程同步提质。榆中县将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活力源”,通过全要素保障72家规上企业满产增产,强化招商引资助推发展。今年累计开展招商洽谈88次,签约项目31个,总金额98亿元,省外到位资金41.43亿元。同时,环城西路雨污水改造、第四小学建设等民生工程加速推进,其中第四小学秋季将招生,新增学位1350个,有效缓解教育资源紧张问题。
通过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榆中县择优储备350个总投资343亿元的项目,形成“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循环。从农业固本强基到工业绿色转型,从重大项目落地到服务业提质,榆中县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全面形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