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地市播报> 正文内容
七里河以“五美”建设为笔 绘就高质量发展壮美画卷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6日 16:36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6日电 近年来,兰州市七里河区坚持新发展理念,锚定高质量发展,以“经济发展质量美、生态环境自然美、文旅融合活力美”为抓手,在黄河南岸绘就兼具实力与魅力的发展画卷。

图为七里河景色。七里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图为七里河景色。七里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经济发展质量美:营商筑基产业升级

  “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七里河区发展与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全生命周期需求,打造“七里河事?齐力合办{}”品牌,通过“办事方式多元化、流程最优化、材料最简化、成本最小化”提升服务效能。建立的“1+8+N”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推动33个新签约项目快速落地,让营商环境软实力转化为项目建设硬速度。

  产业升级上,七里河区以“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为导向,双轮驱动传统与新兴产业。与甘肃汇育星辰零碳制造园区签约,为传统产业注入绿色动能;依托国家级百合强镇项目,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合作深耕特色农业;金月莱珠宝规划建设的黄金珠宝产业园,预计年产值达50亿元。数字经济领域,阿里巴巴丝路服务中心、瀚海科技等项目落地,与抖音合作助推300余家“票根经济”联盟企业销售倍增,探索出数字赋能实体的新路径。

图为七里河区百合花盛开。(资料图)七里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图为七里河区百合花盛开。(资料图)七里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生态环境自然美:绿色为底屏障筑牢

  七里河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从南部山区生态屏障到城区口袋公园,从7.2公里黄河生态长廊到全域水源体系,系统性修复让生态焕发新机。

  结合乡村振兴,该区推广0.08万亩文冠果、山杏种植,推进10亩自用苗圃建设,培育6万余株适生苗木,既降低造林成本,又激活绿色经济。构建“网格化监测+精准化防治”管护体系,在重点林区设20余个监测点,用诱捕器监测与人工巡查结合,守护绿化成果。

  水源保护上,划定生态红线,建生态缓冲带、治水土流失,织密安全防护网。生态补水让干涸河沟重现清流,形成“水清、岸绿、景美”水系。监测显示,七里河段黄河水质持续向好,预计2027年稳定达Ⅱ类标准。

  水资源利用以“四水四定”为遵循,2024年用水总量0.5820亿m³,控制在1.36亿m³目标内;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降37.6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811,实现从“治水”到“智水”“用水”到“节水”的跨越。

图为黄河母亲雕像。七里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图为黄河母亲雕像。七里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文旅融合活力美:资源联动消费升级

  七里河区塑造“黄河金岸 百合之都”形象,串联黄河母亲雕塑、甘肃省博物馆等景点,以黄河楼为核心,打造7.6公里黄河文化旅游带,涵盖万达茂、奥体中心、兰州老街、甘肃简牍博物馆,让文旅资源“串珠成链”。

  创新推出“票根经济”,引导500余家商户组成联盟,凭票根享优惠,构建“吃住行游购娱”消费场景。与酒泉、天水秦州达成票根互认,形成“一票通游、流量共享”模式,推动消费向全链条体验转型。

  数据彰显活力:兰州中心节假日客流量居全国商场第五;兰州老街跨年夜客流超66万人次。2024年,兰州奥体中心引10余场赛事商演,旅游人数、花费同比增54.44%、57.08%;2025年一季度承办4场赛事,带动旅游花费3000万元,文旅融合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完)

【编辑:杨娜】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