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旅游> 正文内容
敦煌“复活”汉代关市:打造沉浸式研学之旅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7日 09:05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7日电 (周斌全)今年以来,敦煌阳关玉门关旅游区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馆藏资源,创新性地研发了“阳关关市”沉浸式研学课程,让学子们仿佛穿越时空进行商贸体验。

图为8月初,“阳关关市”沉浸式研学课程一景。周斌全 摄

  阳关作为丝绸之路南道的第一关,它与玉门关南北对峙,控扼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千年前,驼铃叮咚、胡商云集,粟特人兜售波斯琉璃,龟兹驼队驮来和田美玉,中原商贾以丝绸瓷器交换香料骏马。关市内“市令官”执掌贸易律令,铜钱与物物交换并行,驼队与讨价还价声交织,形成“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景。

  今年复原的关市街巷中,胡商推销西域干货,小贩推着满载货物的木车穿行。学子们手持铜钱精打细算,或与商家讨价还价,或充当店小二,甚至即兴表演剑舞吸引打赏。最惊险处,小偷趁乱窃取钱袋,学生团队协作追踪擒贼,成功者获得奖赏——这一幕还原了汉简记载的“市卒巡街,捕盗受赏”制度,让法律意识与协作精神在角色扮演中生根。

图为8月初,“阳关关市”沉浸式研学课程一景。周斌全 摄

  该研学课程暗藏贸易智慧,一枚铜钱可购干货,五枚方换玉石手串,引导学生理解货币的价值。该课程并非简单复原场景,而是将历史文物、历史记载与古代制度,如汉代关市贸易、符传管理、市卒巡街制度、五铢钱货币体系等转化为动态的学习与互动元素,让沉睡在文献简牍、博物馆中的历史知识“活”起来,实现了历史知识、文化精髓向现实教育与体验的活化利用。(完)

【编辑:杨娜】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