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县域经济> 正文内容
瓜州:四大产业“加速跑” 文旅消费“火出圈”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7日 11:54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7日电(佘敏 李晓霞 张瑞娟)今年以来,瓜州县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人才兴县”战略,全力拓空间、兴动能、求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动能充沛、质效双升。

  今年7月,全省首台悬挂新能源牌照(甘F55501F)的氢能重卡在瓜州投入运营,标志着“风光发电—绿氢制备—氢能交通”链条关键环节打通。作为格罗夫瓜州风光氢储车一体化示范项目的“前哨”,这辆重卡是延长绿色产业链的关键一环。

  “项目启动以来,2辆氢能重卡在酒泉累计行驶超过5000公里,从目前氢耗情况来看,远远高于我们的预期。事实证明,氢能重卡不受环境气温和高海拔影响的特性,很适合在大西北投放。”格罗夫氢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副总监张超说。

  格罗夫瓜州风光氢储车一体化示范项目是省列重大项目,也是瓜州县打造氢能产业集群的重点项目。目前,1座临时撬装站已建成,规划了4条氢能重卡运煤线路。年内计划投放30—50辆氢能重卡,2026年达到200辆。项目全面建成后,年节约标准煤0.65万吨,年碳减排量超2万吨,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该项目以投资建设大规模氢储能调峰电站为龙头牵引,带动制氢、储氢及氢能发电、氢能重卡等氢能产业全生态链条发展,实现了氢能在交通、电力领域的双重应用,有效填补瓜州在氢能产业发展方面的空白。”瓜州县能源事务中心副主任张峰说。

  今年,瓜州举全县之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强攻能源电力、新材料及装备制造、现代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四大产业。聚力攻坚能源电力首位产业,加强调峰电源和电网通道建设,创新打造零碳园区、绿电园区。目前,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达15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在建电力装机365万千瓦,能源总装机达1792万千瓦;上网电量189.5亿度,同比增长3.7%。累计外出招商104批次,邀请企业来瓜州考察192批次,签约项目18个167亿元,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9个。

  瓜州县深耕蜜瓜产业,通过“政府推动、龙头带动、市场驱动、农民联动”四动协同,推进优质设施蜜瓜种植规模化、标准化,聚力打响“瓜州蜜瓜”品牌。近日,60吨供港蜜瓜首次跨越千里进入香港百佳超市。

  “之后我们每周往香港发60吨左右的蜜瓜,将持续到10月中旬。我们共种植了300亩大棚蜜瓜,主要是流星雨、白玉珑、赤龙等品种,亩产达到5000斤。”甘肃雄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水雄说。

  上半年,瓜州锚定“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推动绿色枸杞、高端蜜瓜、优质机采棉、生态牛羊四大产业扩量提质。全县特色产业规模突破60万亩,蜜瓜种植9.38万亩,机采棉比例提升至80%,牛羊饲养量稳定在150万头(只),“三品一标”认证面积42万亩,农产品远销海外。

  瓜州县抢抓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建设机遇,全力推动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次中心建设,构建县城、锁阳城集镇“两大片区”和戈壁雕塑长廊、锁阳城遗址、榆林窟“三景联动”发展新格局。编制《瓜州县户外运动发展规划》,建成常乐驿、六工城、风车阵、白墩子4个户外运动营地,完善赛事保障体系,推出19条个性化精品旅游线路。

  “瓜州这个营地基础设施完善,条件非常好。”河北游客刘明德说。

  “我们是戈壁的老朋友了,每一年我们都在这里感受到瓜州人民的热情,我们也感受到瓜州的大美风光!”复旦大学于鸣嘀说。

  上半年,瓜州县旅游人数突破6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9亿元,成功入选“100个值得去的国内小城”榜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带动商超、家电家居、汽车等领域消费2.7亿元;批发业销售额51.5亿元,增长12.4%。

  上半年,瓜州县主要经济指标表现强劲:地区生产总值86.4亿元,增长7%;全部工业增加值38亿元,连续6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实现一产增加值3.2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47.1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36.1亿元、增长3.3%;固定资产投资88.6亿元,投资总量占全市22.9%,居全市第二;落实到位资金101.1亿元,同比增长29.6%,奋力向“西部百强县”迈进的势头正盛。(完)

【编辑:杨娜】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