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7日电 (王富萍 项春雅)8月3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新集改革试验区内智能视频监控平台发出警报:“镇250-402井场有未穿戴劳保的非生产人员闯入,请及时处理!”运行监控岗迅速响应,借助远程监控系统,该站仅用1分钟便完成了异常情况的收集、上报与处理。
2024年以来,采油十一厂落实长庆油田“大监控”模式改革整体部署和有关要求,以数字化建设改造为基础,以“建模式、提质量、促融合、赋能力”为目标,扎实推进劳动组织架构改革和运行机制改革。为确保“大监控”模式有力推进,采油十一厂按照“技术引领、配套推进”的思路,成立领导小组专项推进模式改革,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不断总结经验、征求建议、解决问题,加强岗位操作培训,突出岗位职责落实,采取现场与系统双重方式,统筹推进组织架构、运行模式调整及保障点优化。并创新推行了“3+4”“大监控”劳动组织架构和基于数智化配套下的“大监控、大调度、大保障”运行模式,实现了“调控中心远程支持+区域集中控制+场站无人值守”。
写好“精益开发”文章,全力以赴拉长“第一增长曲线”。2025年,采油十一厂按照集团公司年中工作会议提出的“强化创新驱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通过组建“九个工作专班”,推动各项技术与镇原油田现状充分融合,目前,该厂采出水水质达标率由98.6%上升至99.0%,措施产出投入比提升至1.3,6个重点油藏年自然递减同比下降3.2%;水平井吞吐试验年累计增油700余吨、重力辅助CO2驱对比停井前含水降低5%以上;开展储量分级分类评价,初步采纳试验区2个,预测可盘活储量300万吨以上,为镇北地区低效储量实现效益开发探索了新途径。
扎实推进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业务,加速上扬“第二增长曲线”。采油十一厂积极探索新能源与油气能源多能互补技术,以油气优势项目带动新能源项目落地,推进实现生产用能低碳化、对外供能清洁化、减碳措施效益化,全方位推进新能源业务加快发展。年初以来,在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绿电聚合项目100万千瓦指标圆满完成基础上,相关部门围绕“质量、安全、进度”三大主题,制定全年光伏建设进度节点表,明确项目节点目标、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压紧压实层级责任。在建设过程中,通过采取工作群、周例会沟通等形式,曝光现场安全、质量不达标等情况,严守合规底线,严格过程考核,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山地型集中式光伏项目建设精品工程、样板工程。目前,该厂分布式光伏发电网络覆盖率达100%,预计全年分布式光伏年发电量达4020万度,等效植树量219万株。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采油十一厂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围绕“三大主业”战略部署,该厂大力开展干部“蹲苗计划”“赋能计划”,持续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并常态化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提高员工实战与综合技能,持续壮大技术队伍力量。建立“内部培训资源共享池”,开展跨单位授课交流、难题攻关,联合三院搭建“产学研用”融合培育平台,挖掘培养一批满足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的核心人才、骨干人才和后备人才,实现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与技术创新成果丰硕的双赢局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