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7日电 (史静静)7日,甘肃省市场监管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梳理总结前期工作成效,明确后续重点方向。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聚焦群众关切,从安全监管、执法整治、改革优化等维度精准发力,通过筑牢安全防线、提升治理效能、激发主体活力,以高水平市场监管为甘肃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全领域织密"防护网"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将"三品一特"(食品、药品、重点产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作为核心职责,靶向破解突出隐患。
食品安全监管延伸全链条,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以食安办为枢纽压实属地、部门、主体三方责任。针对校园食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假劣肉制品等群众关切领域,深入推进集中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药品安全监管方面,甘肃聚焦重点品种突破,持续强化疫苗、血液制品、碳离子治疗系统等监管,全省药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中药材GAP监督实施示范建设面积居全国首位,相关经验获国家药监局专刊推广;"甘肃造"第五套医用碳离子治疗系统成全球订单最多的重离子治疗产品,国家药监局将其作为医疗重大创新首个项目定期调度,彰显"甘肃智造"实力。
产品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扎实落地。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2350批次,合格率93.5%,电动自行车、动火作业等专项整治深化全链条责任;特种设备领域优化乙类检验机构核准规则,排查电梯、锅炉等隐患单位9458家(次),试点电梯"全托管"模式、推行"五个一"服务型监管,旅游季护航行动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织密公共安全防护网。
多领域提升治理效能
专项整治直击民生痛点。以"春雷行动"为开局,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扩点拓面推进执法整治,剑指行业性、系统性问题,市场治理效能显著提升。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推进8项重点整治任务,梳理16项民生实事回应期盼。
会议指出,甘肃出台网络交易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意见,强化平台经济领域问题整治;印发《甘肃省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五大行动"改善消费生态;开发"数智市监"AI赋能平台,解析法规663部、归集案例5.2万件,让监管更智能。
同时,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梳理35项涉企检查事项减少重复检查,2025版"首违不罚"清单落地,构建服务型执法新模式,既守底线又减负担。
经营主体活力持续迸发
以改革为先导,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经营主体"松绑减负"。
比如,"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落地见效;完成"个转企"一件事改革方案制定与事项梳理;市场准入环境持续优化,让企业"进门易、办事快"。
此外,信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规范年报公示与信用修复,全年归集涉企信息11.95万条,完成信用修复1.8万余件,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甘肃省市场监管局表示,坚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场监管总局决策部署,乘势而上,奋力而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贡献市场监管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