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动态> 正文内容
兰州石化:让“工业美”成为城市“新名片”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8日 08:20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8日电 像一个性格温和、懂事内敛的孩子,静静守护在黄河岸边,顽强成长,把“共和国长子”的品牌,越擦越亮;如一位慈祥温柔、包容深沉的母亲,默默哺育着万千儿女,大爱无疆,把中国石油“绿色发展”的承诺,根植在陇原大地。

  这就是兰州石化,一个令一座城市因“他”更出彩的企业。

  六十七载风华正茂,今天的兰州石化,以“境的优美”推动品牌形象一流建设,用一次又一次的华丽转身,把“工业美”成功打造成城市“新名片”,让更多人重新认识了这个企业,爱上了这个企业。

  现场管理工程:“傻大黑粗”变美了

  盛夏八月,骄阳似火,炼塔高耸熠熠生辉,管线延伸孕育希望。

  走进兰州石化5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身着工装、头戴安全帽的巡检人员,或蹲身查看,或俯耳倾听,和着机泵运转欢快的轰鸣声,一幅热气腾腾的生产图景,直扑眼帘。

  “500万吨常减压是个老装置,已经运行了20多年了。”炼油三部工程师高国宁介绍说,“进厂的原油要先通过这个装置或者对面的550万吨/年常减压炼制,初步分离出汽油、柴油、煤油等等。”

  炼化装置具有高温、高压、易腐蚀特性,现场管理一直是企业难题,“傻大黑粗”也成了人们对炼化企业的普遍画像。

  可在这里,眼前的装置却有着“小鲜肉”般的清新——银塔俊朗挺拔、钢架簇新湛蓝,管线上,色彩明亮的物料标识像“腰线”一样齐整;地面上,警戒线、区域线块块分明,透着干净和整洁,洋溢着“规格化”的独特魅力。

  “这些,都是现场管理带来的巨大变化!”高国宁说,“强现场,让这些老装置,一直保持了青春的样子。作业环境好了,我们操作的精准度就更高了。”

  在兰州石化,整洁就是纪律。高国宁所说的“强现场”,是这个公司这两年大力推进的“四强”管理之一。

  从去年开始,兰州石化进一步牢固树立“现场管理是第一管理”理念,以“现场管理工程”的高度,集全员之力,系统抓实抓紧这件大事。

  张克遇是兰州石化现场管理检查验证工作专班中的一员,这一年多来,他和专班其他成员,几乎用脚步丈量遍了全公司68套炼化装置的角角落落。

  “隐患总是藏在隐蔽处,我们每月开展地毯式、全覆盖督查,引导公司上下齐心协力把功夫下到现场,促进现场面貌越来越好,规格化管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每套装置现场发生的变化,他都看在了眼里。

  令张克遇颇有感触的是,一线员工对现场管理工程的认可度和参与积极性,他说,以前基层怕查,现在基层都希望查,而且人人主动当“探头”,拿着“显微镜”找问题,形成了一张有效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大网”。

  2024年,兰州石化现场管理工程问题整改率达到99.07%,相当于专门针对设备设施、生产工艺、安全环保、现场规格化等问题,集中打赢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

  花园式工厂建设:“绿染塔林”更靓了

  “黄河之滨也很美。”暑期的兰州,成为许多游客避暑“打卡”的圣地。

  夜晚,徜徉在北滨河路四十里黄河风情线,凉风习习,惬意舒心。抬眼远眺,只见黄河对岸,鳞次栉比、灯光璀璨的炼化塔群,美得雄伟、美得耀眼,俨然是城市美丽版图上,一种最亮眼的存在。

  这是兰州石化美丽的夜景。如果白天到了这里,最大的惊奇或许是他的“绿”——不只是视觉,连听觉、嗅觉也都是“绿色”的。

  这种“绿”的感觉,从厂前广场开始延伸。

  从去年开始,家住七里河区的兰州石化治安保卫部员工张镭,每天早上下了通勤车,都会有意在这里逗留一阵,和已经在广场上的许多人一样,走走路、看看景,听听鸟鸣,闻闻草香,然后才心情愉悦地走向办公楼。

  去年,兰州石化改造建成了这个新广场,不仅解决了上下班交通堵塞问题,还为员工和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成为兰州石化绿色开放的新名片。

  广场上,曲径通幽,花香四季;梧桐挺拔,草地清新;靠近兰州石化公司正门地面上,雕刻而成的巨型“宝石花”,在花团簇拥中,淡定从容地守护着企业的安宁和城市的发展。

  “每天上下班走过,看着干净清新的环境、闻着扑面而来的花香,幸福感倍增!”张镭笑着说,眼里满是自豪和骄傲。

  好地方总会吸引好多人来。每天清晨或傍晚,广场上遛弯的、跳舞的、打太极拳的……孩子们嬉闹,老人们闲聊,正值暑假,树丛里休闲座椅上,还多了背书的学生。

  这些生动温馨的画面,与身后巍峨的炼化装置塔林管廊相映成趣,绘就了一幅生动和谐的企业与城市共融共生图,更是兰州石化加快建设花园式工厂的一个缩影。

  进入厂区之后的“绿”,则是一种内敛而刚毅的“绿”——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花坛苗圃错落有致,满目绿意、花团锦簇,“工业美”与“生态美”在这里完美结合,令人仿佛置身于一种别样感觉的花园之中。

  兰州石化加快绿地建设,充分利用废弃地、边角地、闲置地,播撒花籽草籽,建设微景观,应绿尽绿、能种则种,含“绿”量肉眼可见地不断提升,新增绿地14.82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15.04%。

  久久为功,日新月异,兰州石化通过厂区环境美化工程,打造整洁、有序、美观的现代化、花园式工厂,把“环境优美”的“硬标签”刻在了自己身上,让“工业美”也成了兰州这座城市“新名片”。(完)

 

【编辑:杨娜】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