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8日电(钟铭宝)立秋时节,兰州市红古区花庄镇王家庄村的45亩巴梨园迎来丰收季。累累果实压弯枝头,清甜香气弥漫田野,果园中果农忙碌采摘,游客笑语欢声,共同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农旅融合的生动图景。
小小巴梨,如今已成为王家庄村果农增收的“金果果”。巴梨以其优良品质赢得市场青睐,近年来地头收购价稳定在每公斤4元左右。凭借亩产约2000公斤的优势,为果农带来每亩近万元的丰厚收入,在村民致富路上稳稳托起“甜蜜的希望”。
村民张生俊在自家梨园里边采摘边欣喜地说:“巴梨就是我们庄户人的金果果!这几年价格稳当,销路也好,尤其是开放采摘后,收入眼见着涨,日子更有奔头了!”站在一旁的果农白虎成也笑着补充:“游客来园里自己摘,价格好还省了中间环节,大家种梨的劲头更足了。”
巴梨丰收不仅充盈了村民的“钱袋子”,更成为撬动乡村旅游的新支点。该村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在巴梨成熟季大力推广果园采摘体验活动。游客穿梭于梨树之间,亲手摘下新鲜果实,感受田园之乐。这种沉浸式体验,有效促进了农产品从田间到消费者的直接对接,大幅提升了附加值,同时为宁静的村庄注入了活力,乡村休闲旅游随之升温。
作为花庄镇西部的重要村落,王家庄村拥有集体土地5113.8亩,其中耕地3258.21亩。长久以来,蔬菜种植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支柱。如今,以45亩巴梨种植为示范的特色林果业正蓬勃发展,不仅为传统农业注入新动能,更开辟了农旅融合的致富新路径。
产业兴则乡村兴。王家庄村的巴梨园里,每一颗饱满的果实都在讲述着增收的故事,每一次游客的欢笑都在见证着乡村的蝶变。这抹金秋的甜蜜,正从枝头蔓延到村民的心头,也从田间地头,汇入红古区乡村全面振兴的澎湃春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