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11日电 (马艳)武威市凉州区清水镇紧扣“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方向,将鲜切花种植作为特色农业发展的突破口,让“美丽产业”之花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绚丽绽放,为乡村振兴“增色添香”。
走进位于凉州区清水镇河西村的鲜切花产业园,连片的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非洲菊、向日葵等竞相盛放。近年来,清水镇通过整合资源、引入市场主体、完善基础设施,全镇鲜切花产业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同时也赢得了稳定的市场口碑。
凉州区宜丰农民合作社负责人曹亮介绍说:“鲜切花产业园于2020年建成,一期修建日光温室23座,2021年在现有基础上扩大规模新建了日光温室15座,用于种植康乃馨、玫瑰、非洲菊等花卉,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和效益,市场销路好,棚均收入6万元以上。下一步,我们将在规模、品质、管理上下功夫,让鲜切花产业长远发展,为清水镇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作为传统农业镇,如何在产业发展上破局?清水镇一路探索,一路深耕前行。“十四五”以来,清水镇敏锐抓住鲜切花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机遇,将发展高品质鲜切花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抓手。
数年间,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与技术引进的“组合拳”,一片片现代化温室大棚拔地而起,取代了零散的传统种植地块,构筑起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基础。目前,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以凉州区宜丰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鲜切花合作社2家,建设鲜切花温室41座122亩,带动农户种植26座55亩,年产康乃馨、玫瑰等鲜切花2000万株,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
清水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蔡海说:“‘十四五’以来,清水镇形成以‘菜、苗、花、菌、畜’及旅游为主的六大产业。鲜切花产业园作为凉州区城市花卉供应基地的同时,通过电商平台和现代物流,远销乌鲁木齐、西安、西宁、兰州等城市,全部实现订单化,产品供不应求,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