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地市播报> 正文内容
甘肃成县:生态“绿卷”奏响富民“新曲”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1日 15:46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11日电(刘建军 成江涛)盛夏的甘肃成县沙坝镇,青山叠翠,绿水潺潺。核桃沉甸甸挂满枝头,连翘青果点缀山坡,中药材加工车间机器声此起彼伏,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画卷正生动铺展。近年来,沙坝镇依托优质自然资源,深耕核桃、连翘、桔梗等绿色生态产业,创新“党建+生态+产业”模式,将党建、生态、产业深度融合,做强特色果业、做美生态景观、做足绿色文章,实现了“山更绿、景更美、人更富”的和谐图景。

  强党建,筑牢乡村发展“主心骨”

  “连翘快熟了,村里能组织些闲散劳力帮忙采摘吗?”沙坝镇杨坝村的陇南民事直说会上,种植大户刘成林道出了心头难事。

  刘成林是当地有名的连翘种植能手,多年来种了15亩连翘,还套种12亩核桃。眼看采摘季临近,他既盼丰收,又愁人手不足耽误采收、影响品质。在民事直说会上,他鼓足勇气说出了诉求。

  “群众的事得认真办,要把村里规划与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和群众需求结合起来,尽快拿出方案解决问题。”主持会议的杨坝村党支部书记刘小平当即回应。经过委员们讨论,最终确定由村委会张贴公告、广播宣传,村干部上门动员村民参与,确保连翘及时采收。

  “没想到难题这么快就解决了,省时高效,‘民事直说’真管用!”刘成林赞不绝口。

  沙坝镇将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作为党建品牌核心,通过“线上+线下”“定期+随时”等方式,让党建引领融入“民事直说”全过程。这一机制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发声,推动基层治理更接地气、更聚人气。

  “我们以村党支部为核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1234’工作法架起‘连心桥’,形成‘群众说事、干部解题’闭环。‘民事直说’成了提升村级服务能力的引擎、检验为民办事的试金石、增强组织公信力的平台,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沙坝镇党委副书记高育浩说。

  在党建引领下,沙坝镇特色产业持续壮大,村庄环境愈发整洁,村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绿色富民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成县沙坝镇核桃和中药材套种下的多彩田园。 陈争强 摄

  兴产业,鼓起群众“钱袋子”

  夏日的沙坝镇,黛绿群山连绵,成片核桃林如绿丝带缠绕山间,既绘就生态美景,也孕育着丰收希望。

  如何以生态为底,谱好发展新篇?沙坝镇立足地理与生态优势,深挖生态产业潜力,确立“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思路,做活山水文章,打造“绿盈乡村”,带动村民在乡村振兴路上稳步前行。

  “今年托管了80多亩核桃林,林下套种20多亩红小豆,地埂还种了连翘和花椒,收入肯定差不了!”闫山村核桃种植大户袁银桂说起产业,满脸笑意。

  有着20多年核桃种植经验的袁银桂,不仅懂技术,更有市场眼光。2023年,他注册成县闫山袁银桂中药材种植家庭农场,与农户签订灵活托管协议,接手村里无人管护的核桃林。如今,闫山村核桃产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成了支柱产业,他的经验也吸引周边村民学习,带动了全镇核桃产业发展。

  守护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沙坝镇紧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一村一品”思路发展:核桃种植1.8万亩,预计收获坚果1700余吨;桔梗、连翘、淫羊藿等中药材1.4万多亩,预计产值4000多万元。实现了以“绿”带“美”、以“绿”促“富”,产业发展多点开花。

图为核桃和红小豆套种。 陈争强 摄

  聚人才,增添乡村发展“新动能”

  走进沙坝镇闫山村中药材种植基地,30多亩五味子藤蔓缠绕,绿叶间挂满红彤彤的果实,香气诱人。基地负责人王军良穿梭其间查看长势,难掩丰收喜悦。这些五味子不仅带来可观收益,更成了沙坝镇绿色产业的新亮点。

  “今年是头茬挂果,春天又遇大旱,本来心里没底,没想到长势这么好,挂果量远超预期,每亩能收2000多元,种五味子这条路走对了!”王军良感慨道。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沙坝镇强化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领导,通过完善政策、创新机制、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建成778人的乡土人才队伍。聚焦土陶制作、木艺加工、特产种植等领域需求,选聘首批52名乡土人才,选树“十百千万”人才“民星”10人,他们成了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头雁”领航,乡村发展思路更活。返乡青年不仅带来资金技术,更带来先进经营理念和市场视野。他们创办企业、合作社,既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又带动产业发展。

  “闲时到合作社打工,既能照顾家,又能挣钱。合作社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干劲更足了!”沙坝镇开元寺村村民徐九旺说。

成县沙坝镇闫山村的五味子丰收了。 陈争强 摄

  如今,中药材收购加工公司、木材加工厂陆续落地,“电商+公司+合作社+农民”销售模式不断创新,“连翘花海”文旅品牌渐成气候……人才汇聚为沙坝镇注入新动能,让这片土地的绿色发展底色更浓,交出了一份生机盎然的“绿色答卷”。(完)

【编辑:杨娜】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