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县域经济> 正文内容
新动陇南|两当400亩良田“有机转身”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2日 14:58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12日电 (李欣岩 杨俊)走进甘肃陇南市两当县鱼池乡蒲湾村有机种养基地,青山环绕,绿树成荫,湖水清澈,一人多高的玉米秆挺拔林立,垄间绿油油的大豆苗竞相拔节,生态放养鸡在林间健康成长……这片告别化肥农药的土地,正以有机农业的探索之路,在这里扎根启航。

  今年以来,鱼池乡先行先试在蒲湾农场探索发展有机玉米300亩、有机大豆100亩、有机放养鸡3000只。大户引领绿色实践基地负责人陈忠学是这场“有机转身”的关键推手。今年,该农场全面启动土地转换,年初已申报400亩有机认证,目前,有机玉米和大豆长势喜人,待8月底9月初北京中绿华夏认证中心实地进行检测。有机放养鸡健康成长,其养殖企业正式提交了认证相关资料,有望年内获得有机认证。

航拍两当县鱼池乡蒲湾村有机种养基地。李欣岩 摄

  “转换期虽投入高、管理严,产量或受波动。”站在丰收在望的玉米田边,陈忠学目光坚定,“但有机农业的长远价值与市场潜力无可限量。”他信心满满地算起经济账,有机玉米、大豆收购价明显高于普通作物,收益预期乐观。更深远的是,这些有机作物将成为他“云屏林草鸡”生态养殖的核心支柱。陈忠学的规划目标清晰,用自产的有机粮,喂养真正高品质的‘云屏林草鸡’。闭环赋能,锻造舌尖上的“金字招牌”,清晰勾勒出有机种植与“云屏林草鸡”品牌的深度链接。

  据了解,有机玉米和有机大豆种植过程中,严格按照有机农业的种植标准和要求,全流程实行人工锄草,以粘虫板防虫害,以每亩4000斤左右的标准施入有机肥。每亩种多少株、投入种子多少斤、投入人力机械多少次、每个环节的长势,都逐项记好台账,为后续更广泛地发展有机农业算好效益账、总结好经验。

  以山林放养、肉质鲜美闻名的“云屏林草鸡”,因有机饲料的引入,从源头确保其“有机”血统的纯粹性。待有机玉米、大豆获得有机认证后,该基地将按照“有机种植+生态养殖”的产业闭环模式,将有机粮食直接用于喂养有机放养鸡,不仅大幅降低外购饲料成本与安全风险,更赋予“云屏林草鸡”难以复制的有机认证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市场美誉度与消费者信任。

图为有机云屏林草鸡。杨俊摄

  在政策引导与市场前景的双重激励下,千亩种粮大户汤彩英、蹇跃林夫妇正积极筹备加入“有机先锋队”。他们主动钻研技术、参加培训、筹备转换土地、试点制作农用酵素有机肥,这股由“新农人”点燃的热情,正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向周边中小农户扩散。

  “有机是农业的未来。”汤彩英、蹇跃林夫妇望着茁壮的玉米田,话语铿锵,“种田是我的热爱,有机这条路,我们走定了。”(完)

 

【编辑:杨娜】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