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地市播报> 正文内容
陇南豆香越重洋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3日 08:25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13日电(白绍志 张馨予)清晨的陇南徽县,薄雾尚未散尽,甘肃兆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已是一片繁忙。工人们正将封装完好的响铃卷、腐竹搬上冷链车,这批即将启程发往阿根廷的货物,在兰州海关所属天水海关全程监管下,36小时后便会摆上异国货架。

  陇南的黄豆,藏着大山的馈赠。这里海拔1200米以上的坡地,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孕育的黄豆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品种。但多年来,当地豆制品多在国内流通,想迈出国门,并非易事。

  “去年第一次尝试出口,单是看阿根廷的食品安全标准就犯了难——微生物指标、添加剂限值,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甘肃兆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冉奎至今记得最初的窘迫,“连包装上的外文标识该如何规范都不清楚,当时差点就打了退堂鼓,后来多亏海关的‘量身定制’服务”。

  天水海关带着翻译好的十余个国家的准入标准手册,深入陇南山沟沟。“我们给企业画了张‘通关路线图’:原料采购要查农残,生产车间按标准整改,出厂前必须过‘自检+海关抽检’双关。”天水海关综合业务科科长洪卓玉说,团队协助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规范的管理台账,依照目的市场标准逐条订正细节。

图为兰州海关所属天水海关关员对出口豆制品企业开展日常监管。(资料图)葛晓玲 摄

  车间里,崭新的不锈钢生产线正匀速运转,黄豆经浸泡、研磨、煮浆、成型,变身金黄的腐竹。冉奎指着成体系的管理台账说:“你看,从黄豆产地的土壤检测报告,到每一批次的出厂检验数据,全链条记录完整,海关说这叫‘可追溯’,国外客户特别认这个!”

  通关效率的提升,更让企业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以前办出口手续,光是填各种表格就得花大半天,证书还得跑到天水取,来回至少要一天半。现在好了,手机上点一点,检验检疫证书‘云签发’,原产地证自助打印,上午申报下午就能放行。”冉奎说,这批去阿根廷的货从报检到通关只用了4小时。

  如今,陇南豆制品的“朋友圈”越扩越大:加拿大超市里,有这里产的豆腐泡;韩国餐桌上,响铃卷成了火锅新宠;英国华人超市的货架上,腐竹成了抢手货。今年前7个月,兆丰公司出口额大幅增长,新开拓芬兰、中国澳门、阿根廷、阿曼、约旦5个市场。

  天水海关表示,下一步,将助力更多‘陇字号’特色产品,带着山的味道、人的匠心,大步走向世界。(完)

【编辑:杨娜】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