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县域经济> 正文内容
平凉泾川:废料变“金盘” 跨村联建孵出增收“金蛋”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3日 08:36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13日电 (朱泽军)8月中旬,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党原镇李家村的蛋盘生产加工厂里,轰鸣的水力碎浆机正大口“吞食”着堆积如山的废纸箱和玉米芯。这些昔日散落在农家房前屋后、既碍眼又浪费的废弃物,经过打浆、塑形、烘干等环节的奇妙“蜕变”,魔术般地成为一排排整齐结实的鸡蛋托盘。工人们动作麻利地捆扎打包,叉车来回穿梭,将刚下线的蛋盘直接送往隔壁红火的蛋鸡养殖小区。

  “以前这些废品是‘眼中钉’,现在是‘香饽饽’!环境好了,钱袋子也鼓了。”忙碌的工人李师傅擦着汗,指着生产线欣慰地说。

图为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党原镇李家村蛋盘生产加工厂。

  李家村是党原镇的蛋鸡养殖核心区,全村蛋鸡存栏稳定在20万只左右,年需蛋盘超百万片,巨大的需求曾让养殖户们颇为头疼。

  “以前蛋盘都得从山西订货,运费高不说,碰上雨雪天运不来,鸡蛋积压坏了,一年损失好几千块!”养殖户冯林生回忆起过去的烦恼。如今,村门口的蛋盘厂解决了大问题:“现在一个电话,蛋盘直接送到鸡舍边,运费省了,再不怕‘断供’,成本降了,心也踏实了!”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泾川县党原镇2024年推动的“跨村联建”新模式。李家村携手坷老村、柳寨村,在上级支持下整合资金140余万元,创新探索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路径,联合注册成立了“咯咯蛋农资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公司采用“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盘活资源,联结多方。

图为生产的蛋盘。

  “这个蛋盘厂,首先保障了本镇养殖户的需求,解决了大难题。”李家村党总支书记李伟伟介绍道,“更关键的是,我们瞄准了周边陕西、宁夏固原、甘肃庆阳等地蛋盘市场的空白,主动出击,拿下了订单。现在年销售额能达到260多万元,为村集体增收超10万元,还带动了周边2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小小的蛋盘,正成为撬动三个村庄共同富裕的有力支点。(完)

【编辑:杨娜】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