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14日电(李志斌)时下,走进甘肃省定西市漳县马泉乡骆家沟村的农家书屋,往日静谧的空间如今成了孩子们的“知识乐园”。
除了学习辅导,村里把安全课也搬进了“托管站”。志愿者搜集本地真实案例,用情景剧、动画短片等方式,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又一堂沉浸式防溺水安全教育课。
“看到这种没有护栏的野塘要远离”“万一落水要保持冷静,像这样挥动手臂呼救”,志愿者边演示边讲解,还组织孩子们进行自救演练。“现在娃不光自己知道不能去水边玩,看到别的小朋友还会主动提醒,比以前懂事多了!”村民张阿姨说。
近年来,漳县不断探索“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儿童之家”“农家书屋·乡村振兴”等文化共享模式,举办以阅读为核心,接地气、聚人气、多主题、多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让“书香村居”的氛围浓起来、兴趣提起来、效果好起来。
为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假期无人辅导功课、缺乏陪伴的问题,漳县殪虎桥镇瓦房村农家书屋在开展“暑期阅读季”活动期间,专门增设“爱心课业辅导”服务,组织志愿者为留守儿童补习功课、答疑解惑,让农家书屋成为孩子们的“暑期充电站”,用书香与关爱点亮他们的假期生活。
辅导现场,志愿者们耐心细致地检查孩子们的暑假作业,针对数学公式运用、语文阅读理解、英语单词记忆等难点问题逐一讲解,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遇到共性问题时,志愿者还会集中开展“小课堂”,通过趣味互动、举例说明等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知识点。
“以前做暑假作业遇到不会的题,只能等着开学问老师,现在每天来书屋,志愿者哥哥姐姐手把手教我,好多难题都弄懂了!”留守儿童汪哲熙拿着写满批注的作业,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孩子奶奶也欣慰地说:“有了这个辅导点,我们老人不用再为辅导功课犯愁,孩子学习有进步,还能和小伙伴一起看书,我们特别放心。”
近年来,漳县将农家书屋作为乡村文化服务的前沿阵地,持续丰富图书资源,积极开展书画竞赛、春联义写、阅读分享、农民读书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不断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效能。
下一步,漳县将探索“农家书屋+”模式,做到农民群众在哪里,书屋阅读服务就到哪里。同时,建立与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联动机制,鼓励学生在放假期间或课余时间,就近在农家书屋阅读、学习或开展系列活动,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学堂、农村文化的殿堂、农村学生的第二课堂”,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文化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