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14日电(马富平 王亚雄 白满洲)清晨六点,外卖骑手李姐走出“暖新食堂”,“以前啃冷面包,现在能吃口热乎饭。”这幕场景折射出定西市渭源县“暖新聚心九个一”主题活动的民生温度,也是当地聚焦新就业群体的创新举措,通过精准服务让城市爱心温暖街头劳动者。
在龙盛源牛肉面馆,“暖新食堂”标牌格外醒目。渭源县首批6家爱心餐馆推出8折优惠、免费茶水等专属福利,2家食堂延长供餐时间至凌晨两点。
据悉,“暖新食堂”运行半月以来日均服务40多人次,有效缓解了“吃饭难”,更具温度的是错峰服务——凌晨闭店前的牛肉面,成为夜班骑手对抗寒夜的“能量站”。
“安全教育课堂”成为另一个服务亮点。值班交警播放的事故视频令在场骑手屏息,画面里因未戴头盔被撞的同行,正是他们身边的故事。这种“身边案例”警示法效果显著,曾屡因抢时间违规的骑手小郑,如今电动车上必备头盔、反光背心和急救包。“安全不是麻烦,是保命符,”他指着新增设的反光标识说。活动开展后,全县新就业群体交通违规率明显下降。
首场恳谈会打破“单向度”沟通模式,8名骑手与平台负责人、政府部门面对面摆问题。针对暴雨天派单不合理、小区禁入等痛点,2家商超划出临时停靠区,1个封闭小区开放通行,外卖平台同步优化调度系统。骑手王师傅感叹:“以前诉求石沉大海,现在说了真管用!”这场会议收集的8条意见5条已落实,搭建起“有话敢说、说了管用”的新通道。
在已有成果基础上,更多服务正在推进,梳理出的职业技能培训、子女入学咨询等15类高频需求将形成服务清单;“微心愿”征集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收集,从“一个保温杯”到“一次体检”精准对接需求;32个“暖新驿站”升级、储物柜设置等工程有序推进,着力构建“累了歇脚、渴了喝水、难了求助”的服务闭环。
这场以“暖”为名的行动,正重塑城市治理的温度坐标。通过32处驿站升级、15类需求清单等具体实践带来全新的变化,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早餐铺的热气、安全宣讲的共鸣、恳谈会的掌声,更是城市治理理念的革新,渭源县正通过“暖新聚心九个一”主题活动,将新就业群体从“城市边缘人”转化为“治理新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