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内首座!金川区下四分(头墩)烽火台启动保护修缮工作
8月12日,记者走进金川区宁远堡镇下四分村的明长城下四分(头墩)烽火台保护修缮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施工景象映入眼帘。
作为明长城金川段防御体系的关键节点,下四分(头墩)烽火台不仅是区域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更是彰显文化自信的鲜活见证。这座烽火台本体为实心覆斗状,呈四棱台体,东西长6.9米,南北长8.3米,残高8.5米,整体采用黄土夯筑而成,夯筑层厚12厘米。
“由于长期受自然风化、雨水侵蚀及人为活动影响,烽火台出现了墙体裂缝、局部坍塌等问题,保护修缮工作已迫在眉睫。”金川区文物保护所所长吴霞介绍道。
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施工人员正在搭建好的脚手架上忙碌作业,他们身处围绕烽火台的架体结构间,借助专业工具对烽火台本体进行细致的修复操作。
施工方负责人芝世玉告诉记者:“下四分(头墩)烽火台作为金川区境内启动修缮的第一座长城烽火台,其修复工作对区域内同类文物保护具有示范意义。在修缮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文物保护技术规范,始终坚守‘最小干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施工中采用传统夯筑支顶、锚杆锚固、嵌补回填等工艺,在对烽火台本体进行修缮的同时,开展排水、防水处理,力求在修复损伤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留烽火台的历史风貌。”
吴霞表示,近年来,金川区高度重视长城烽火台的保护修缮工作,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截至目前,已有6处烽火台遗址成功获得国家批复立项。接下来,区文物保护所将按计划陆续推进烽火台修缮项目的实施,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有力的保护。
记者:曹颖敏 张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