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县域经济> 正文内容
康县:生态产业融合发展 县域经济活力迸发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8日 15:22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18日电(李蓉)入秋以来,陇南市康县阳坝镇的万亩茶园依旧繁忙,层层叠翠的茶垄间,茶农们娴熟地采摘着夏秋茶鲜叶,让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更显生机;与此同时,甘肃桃源饮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各条生产线高效运转,一罐罐醇香的核桃乳鱼贯而出,即将销往全国各地。

  康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聚焦茶产业和核桃加工,在盘活传统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展现出县域经济的强劲活力。

  走进阳坝镇云之谷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茶香四溢,机器轰鸣,负责人杜小燕正忙着整理刚刚收购来的鲜茶叶。“前几年春茶采完,茶园就基本闲置了,茶农们只能守着资源没收入。现在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夏秋茶也能卖上好价钱,真正实现了茶叶资源的全年高效利用。”杜小燕介绍说:“合作社采取‘保底价收购+订单农业’模式,目前已收购夏秋茶鲜叶13万斤,预计全年夏秋茶能加工毛茶10万斤左右。”

康县阳坝镇的万亩茶园采摘现场。李蓉 摄

  为提升茶叶附加值,云之谷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开发了白毫银针、白牡丹等白茶系列产品。今年八月,随着“陇康白”茶叶成功入选第五批“甘味”农产品品牌,不仅拓宽了市场销路,还推动了茶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

  “以前夏秋茶没人要,现在合作社按每斤4元保底收购,我家的茶园,光夏秋茶就能多赚几千元。”阳坝镇宋沟村茶农杨晓菊笑着说。

  据了解,康县阳坝镇现有茶园3.2万亩,通过夏秋茶产品开发销售,全镇预计销售额能达8000万元,茶农户均增收3000元。

  在茶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核桃加工产业也在不断壮大。甘肃桃源饮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现代化生产线正将本地核桃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我们的‘桃源100分’核桃乳严选陇南优质核桃与山泉水,采用现磨浆工艺,最大程度保留原生营养和口感。”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罗文山自豪地介绍道:“这款产品不仅在浙江农博会摘金,更在世界林木大会上荣膺银奖,现已成为当地特色农产品的一张亮丽名片。”

图为甘肃桃源饮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李蓉 摄

  民营企业不仅要追求效益,更要成为社会价值的创造者。罗文山表示:“公司先后与当地5家农业公司、26家专业合作社、12327户核桃种植户签订了保护价收购协议,有效带动了农户致富增收。特别是在核桃收购旺季,我们优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原料分拣、运输等工作,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稳定收入。”

  正在车间工作的王坝镇王家坝村村民崔彩琴感慨道:“我在这里上班两年多了,每月能拿到3000多元工资,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据了解,该公司目前已解决当地就业130余人。

  从传统种植到精深加工,从单季收获到全年创收,康县的产业升级之路越走越宽。在阳坝镇的茶农们准备第二轮夏茶采摘时,甘肃桃源饮品股份有限公司引入的人工智能生产线已经投产。这场关于绿水青山如何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正在康县山区书写着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当生态优势遇见产业智慧,广袤田野便生长出无限可能。(完)

【编辑:杨娜】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