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地市播报> 正文内容
乌鞘岭上,山河笔墨绘就生态新篇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6日 08:14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分享到:

  祁连山下是我家丨乌鞘岭上,山河笔墨绘就生态新篇

  央广网武威8月25日消息(记者魏晋雪)“我是第一次到乌鞘岭这边来,作为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这里地势险峻、山峦重叠、沟壑纵横,让我觉得很震撼。”8月24日,“笔墨入山河·大家祁连行”开启了为期9天的河西之行,中国作协《中华辞赋》总编辑、著名作家、学者石厉踏上乌鞘岭时发出如是感慨。

河西门户乌鞘岭(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乌鞘岭位于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常年气候寒凉,植被类型丰富多样。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乌鞘岭还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传说故事。同时,乌鞘岭也是多民族交融之地,藏族、汉族等民族在这里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乌鞘岭景区一角(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其还是穿越祁连山脉进入河西走廊的门户,古时是兵家必争之地,留下诸多传说。如今,随着当地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乌鞘岭景区成为人们亲近“绿水青山”的热门打卡地。

  走进乌鞘岭景区,游客可沿着栈道漫步,欣赏壮美景色;在观景台上远眺,将山脉雄浑尽收眼底;在游客中心发现乌鞘岭历史文化,感受这里的独特魅力。

乌鞘岭景区的木栈道(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近年来,我们立足民族地区实际,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度融入文化旅游血脉,以多彩活动为纽带,以文旅产业为载体,走出了一条文化惠民、旅游兴业、民族团结的共赢之路。”天祝县文旅局副局长王明亨说。

乌鞘岭景区一角(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据介绍,天祝县先后谋划储备乌鞘岭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户外运动基地建设项目、天祝县部分长城展示利用等重大项目14项。落地实施体育公园、乌鞘岭长城1、2段保护修缮工程、天祝县岔口驿堡遗址抢险加固工程等项目3项。建设完成天祝县华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中心、天祝县体育场和抓喜秀龙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项目6项。精心打造华锐民俗体验线、冰河康养休闲线2条精品旅游线路,建成马牙雪山帐篷城、体育场、双龙特色民俗村等重点项目,让各族农牧民吃上了“旅游饭”,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注入了全新内涵。

向文化大家讲解乌鞘岭景区(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448.05万人次,同比增长70.3%;实现旅游花费44.66亿元,激增93.42%。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