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26日电(杨艳敏)在张掖临泽县鸭暖镇,昔日的寻常水域如今变身“智慧渔场”——富锶白对虾在恒温循环水里自在生长,加州鲈鱼即将“游”上市民餐桌,两大智慧水产养殖项目正让“水韵鸭暖”焕发新活力,奏响乡村振兴的“渔光曲”。
“以前谁能想到,咱们高寒高海拔地区能批量养出活对虾!”说起金张掖富锶白对虾陆基循环水智慧养殖基地,鸭暖镇的农户们满是自豪。
2022年6月,鸭暖镇“引智+引资”双管齐下,牵手上海置海实业有限公司,砸下2.4亿元打造“科技养鱼”标杆项目。如今走进基地,蓝色养殖棚里暖意融融,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水温、溶氧量,大数据精准调节虾苗密度,完全打破了西北活虾养殖的“天花板”。
从2023年1月首批500多万尾虾苗入棚,到如今成活率稳定在90%以上,这里的白对虾交出了亮眼“成绩单”:每千克虾含锶20.8毫克、硒0.203毫克,壳薄体肥、肉质鲜甜,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累计已卖出20万斤,还登上了央视财经频道、《甘肃农民报》等主流媒体。眼下基地不满足于只养对虾,还引进鲈鱼、彩虹鲷等新品种,要让市民的餐桌更丰富。
项目建设也在“加速跑”:一期2000万元建成的养殖棚、养水棚已见实效;二期4000平方米的大养殖棚、实验棚拔地而起,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全部跟上。等二期完工,这里还将成为甘肃数一数二的水产产学研基地。
这边白对虾“火出圈”,另一边双泉湖生态智慧渔业牧场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鸭暖镇创新打出“生态+工厂+数字+渔旅”的“四化组合拳”,规划3500万元打造的这个牧场,把“棚-塘”阶梯接力养殖玩出了新花样——外塘养出生态味,智慧棚里出高效益,稻蟹田里藏“双收”,还配套了生态体验区、交易中心,既要“养好鱼”,更要“卖好鱼、玩出鱼经济”。
目前,牧场一期260亩废弃池塘正在清淤改造,9座养殖大棚主体快完工,270个“陆基圆池”已建成150个,周边道路硬化、循环水管敷设同步推进;未来二期还要建室内钓池、智慧控制中心和水产品交易中心,让这里成为河西地区的“水产交易枢纽”。
更让人期待的是,这两个项目还将“手拉手”联动发展!作为屯泉乡村振兴综合体的重要部分,它们将打通育苗、繁殖、养成的全产业链,预计两大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加州鲈鱼、富锶白对虾等珍贵水产160万斤,年产值超5000万元,真正让鸭暖镇的“水优势”变成“富民优势”,让“一条鱼、一只虾”撑起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脊梁”。丰森养殖农牧专业合作社总经理许云峰说,今年起会逐步减少虾的养殖,预计就是10万斤左右,主要精力会放在加州鲈鱼上,罗氏沼虾暂时也先不考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