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旅游> 正文内容
天梯山石窟:山、水、佛、云浑然一体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7日 08:20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分享到:

  祁连山下是我家丨天梯山石窟:山、水、佛、云浑然一体

  央广网武威8月26日消息(记者魏晋雪)“天梯山石窟是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源头,而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则是天梯山石窟的继续和发展,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标志。”8月25日,“笔墨入山河·大家祁连行”活动行程继续,在天梯山石窟,该石窟保护研究所宣教部副主任王芮如是介绍。

天梯山石窟第13窟(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天梯山石窟,亦称凉州石窟,系我国首个由君主主持开凿的石窟。其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城南60公里处的张义镇灯山村,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沮渠蒙逊时期),距今有1600余年的悠久历史,被史学界尊誉为“石窟鼻祖”“石窟源头”。

丝路石窟走廊(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天梯山的整个山势就跟云梯一样,通向美好的未来,仅听名字就给人无限的遐想和希望。”首次登临天梯山的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干对所见所闻赞不绝口。“尤其是看到胁侍菩萨,我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生动、这么有人间烟火气的菩萨雕像。”王干说。

胁侍菩萨(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天梯山石窟目前开放的是第13窟,也是最大的洞窟,窟中的释迦牟尼造像高28米,依山面水而坐,右臂前伸,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是武威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

黄羊河水库(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近年来,武威天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实施了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彩塑保护修复项目,共计修复壁画、塑像729件,其中壁画300余平方米,塑像70余尊,为再现天梯神韵、凉州佛光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