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地市播报> 正文内容
北纬38°“萄”醉乡村 临泽板桥1.5万亩葡萄串起亿元振兴链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7日 11:06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27日电(杨艳敏)在祁连山北麓的张掖市临泽县板桥镇,一场“紫色风暴”正在改写戈壁农业的基因密码——1.5万亩葡萄藤蜿蜒成绿色长廊,阳光玫瑰、夏黑、美人指等30余个品种在沙砾土壤中汲取祁连雪水与凹凸棒石的精华,红桥庄园的葡萄酒更以布鲁塞尔国际大奖赛银奖的荣耀,让西北小城的酒香飘向世界。

  葡萄长廊“长”出亿元产业

  从2008年播下第一颗葡萄种子,板桥镇用17年时间将张罗公路沿线荒漠变成“甜蜜走廊”。在红桥庄园、北滩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园等基地的带领下,全镇葡萄种植面积突破1.5万亩,年产值飙升至2亿元。在红桥庄园酿酒葡萄种植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疏果定果,“我们采用有机质无土栽培,葡萄甜度能达到20°Bx以上,通过盒马鲜生直供北上广”,技术员介绍道。

  标准化生产让小葡萄迸发大能量:从整地起垄到水肥一体化,从果穗套袋到病虫害绿色防控,每一串葡萄都要经过38道工序淬炼。全镇建成有机认证基地6家、绿色产品3个,“遇仙桥”红提、“泉富墩”阳光玫瑰等品牌通过电商平台热销,坏果率从30%降至10%,亩均收益突破1.2万元。

图为临泽县板桥镇丰收的葡萄。杨艳敏 摄

  酒旅融合酿出“诗与远方”

  当葡萄遇上文旅,板桥镇开启了“舌尖上的旅行”。红桥庄园 AAA级景区内,游客不仅能体验葡萄采摘、葡萄酒品鉴,还能亲身体验葡萄酒酿酒工艺。“去年国庆假期,我们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仅葡萄酒体验项目就创收80万元。”庄园负责人算起了“甜蜜账”。

  更妙的是“葡萄园+”模式:葡萄架下散养的“葡萄鸡”身价倍增,农家乐推出的葡萄宴吸引食客纷至沓来,葡萄品种观赏园成为中小学生研学打卡地。红沟村依托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金字招牌,将葡萄采摘与峡谷徒步、沙漠露营结合,形成“春赏花、夏摘果、秋酿酒、冬滑雪”的四季旅游链。

  科技赋能撬动产业升级

  2024年,全镇推广“宽行密株”栽培模式5000亩,引进丝路红无核、中国红玫瑰等10个新品种,错季葡萄元旦上市价格翻番。

  深加工让葡萄价值裂变:红桥庄园开发的贵人香冰白葡萄酒斩获国际大奖,带动酒庄年加工葡萄1000吨;合作社将葡萄制成葡萄干、葡萄醋,延伸出80余种产品,年深加工规模达4.45万吨。

  如今的板桥镇,葡萄藤已成为连接生态与经济的纽带:葡萄架下的生态循环农业让土地产出率提升3倍。当夜幕降临,品味着这片北纬38度土地上的“紫色传奇”。正如果农们传唱的民谣:“祁连雪水润葡园,玛瑙串串映丹霞,酒香飘出千里外,小康路上笑开花”。(完)

【编辑:杨娜】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