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老有“医”靠!金川区解锁城乡养老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近年来,金川区始终聚焦老年群体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打造“城乡和美宜居·幸福颐养金川”服务品牌,全力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注重夯基提质 打造养老服务新体系
走进金川区新华路街道昌丰里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医疗诊室与康复器械一应俱全,老人们在享受休闲娱乐的同时,还能随时接受专业医疗服务。
自2015年以来,金川区连续10年将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列入为民办实事任务,累计投入资金3700余万元,建成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8所、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4所、农村互助幸福院27所,实现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金川区不断提升养老服务品质,开创全省首个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在6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嵌入医疗资源,建成集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托老养老、休闲娱乐、老年教育为一体的高品质“医护型”养老机构,让健康养老更有“医”靠。
注重多元协同 打造助餐服务新亮点
“以前吃饭是个大问题,现在有了助餐点,饭菜好吃又便宜,还换着花样做,真是太方便了!”在金川区桂林路街道日间照料中心,87岁的张奶奶捧着热乎的饭菜赞不绝口。
金川区大力推行多元助餐模式,扎实推进老年助餐服务省级试点工作,已建成村(社区)助餐点57个,通过“公建公营”“民办公助”等模式,构建多元化助餐供给体系,月均服务老年人4.1万人次。金川区养老服务及助餐服务工作经验被民政部列为典型案例推广。
金川区积极探索设立“孝善基金”,通过“个人出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慈善捐一点、志愿做一点”的“五个一点”模式,鼓励引导子女为老人缴纳赡养费,村委会给予10%补贴,再叠加集体资金和爱心捐助用于助餐补贴,“好媳妇”先锋队常态开展助餐服务,更让每一份餐食都带着“家的温度”。
注重服务升级 打造养老服务新模式
“有了‘养老顾问’,不知道去哪养老、怎么享受政策的问题全解决了!”金川区昌文里社区居民李阿姨口中的“养老顾问”,是社区新增的特色岗位,通过专业培训连接养老资源与需求,完成转介服务,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
在社区养老服务中,金川区常态化开展“家门口”养老服务。大力培育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着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精准对接需求。探索建立“爱心金川·暖心守护”多元救助帮扶体系,在各村(社区)设立“结对帮扶·爱心金川”公益金,为困难群众提供多元化帮扶服务。金川区多元救助帮扶工作成效被新华网、中国社会报等媒体刊登宣传。
针对居家养老群体,金川区建立“养老不离家、床位留在家、服务送到家”的关爱保障机制,为“4个群体10个类型”老年人提供20万余次精准服务,月均为700余名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配餐送餐等服务。累计投入586万余元完成1103 户居家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如今,在金川区幸福养老的温暖图景处处可见,养老不再只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在社区活动中心,常能看到老人们或是惬意地享受着休闲时光,或是三两成群,笑谈生活的点滴。从设施完备的养老服务场所,到贴心多元的助餐服务,再到细致入微的特色养老模式,金川区始终把养老服务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以扎实举措持续织密养老服务网,将温暖与关怀传递给每一位老人,让“幸福颐养金川”的美好愿景,在每一位老者的笑容里落地生根。
记者: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