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陇原万象> 正文内容
兰州城关区:文明建设从“攻坚”到“深耕”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8日 07:55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28日电 清晨的黄河之滨,微风拂过中山桥畔的“文明集市”,大爷大妈们正围着志愿者学习垃圾分类;午后的南关小游园,孩子们在“邻里记忆廊亭”下听爷爷讲老城关的故事;傍晚的雁滩街道,商户联盟的店主们自发拿起扫帚,清扫门前的落叶……行走在兰州市城关区的大街小巷,文明的气息已如春雨般浸润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城关区正推动文明建设从“创建攻坚”向“文明深耕”跨越,走出了一条让城市更有温度、让生活更有质感的新路径。

  从“阶段冲刺”到“日常守护”:让文明治理细水长流

  “以前创城是‘一阵风’,现在是‘天天见’。”家住张掖路街道的张阿姨真切感受。小区门口的杂物堆第二天就清了,菜市场门口的非机动车乱停,不到两小时就有人来规整。

  这背后,是城关区构建的“常态长效”治理体系在发力。城关区将城市文明建设纳入“十五五”规划和高质量发展考核,形成“县级主抓、街道主战、部门联动”的闭环链条,“日巡查、周调度、月评估”成了工作常态。更让人点赞的是“智慧大脑”的加持,通过数字化平台,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8大类问题实现实时监测,皋兰路某商铺占道经营的问题,从市民举报到执法人员处置,全程线上流转,两小时内就解决完毕。如今,全区问题动态清零率超98%,“突击整治”变成了“日常守护”。

  “以前最怕‘雨过地滑’,现在网格员每天巡查,社区每周调度,再小的问题都藏不住。”白银路街道执法队队长吕琳娜说,正是这样的“细水长流”,让城关区的市容市貌持续焕新。

兰州市城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联合伏龙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破陈规陋习,立时代新章”移风易俗宣讲活动。城关区官方供图

  从“政府唱戏”到“全民共舞”:让文明力量聚沙成塔

  “以前村里办丧事,光酒席就摆几十桌,现在有了红白理事会,大家约定‘简办’,省钱又省心。”青白石街道石沟村村民王大爷算起了“文明账”。在城关区,这样的变化源于“全民治理”的动能转换。

  通过居民议事会、院落议事厅等自治平台,群众成了文明创建的“主角”。拱星墩街道某老旧小区,居民们通过议事会自筹资金加装电梯、规划停车位,曾经的“矛盾楼”变成了“和谐院”;在“烟雨兰山”乡村振兴示范带,伏龙坪街道的村民们从“站着看”到“主动管”,自发组成“护林队”“导游团”,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十破十立·移风易俗”推进十大行动建设文明乡风主题活动已开展百余场,从城区到乡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新风尚深入人心。正如雁北街道商户联盟会长张文辉所说:“文明不是喊出来的,是大家一起干出来的。”

在团结新村街道天水南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读书角,开展未成年人读书分享会活动。城关区官方供图

  从“硬件更新”到“精神滋养”:让文明种子落地生根

  走进五泉山公园,一尊“霍去病”的雕塑前,常有家长带着孩子驻足讲解;在临夏路街道的老旧小区,斑驳的墙壁变成了“邻里记忆墙”,老照片、旧故事勾起了几代人的温情……城关区的文明建设,正从“硬件改造”向“人文培育”深度延伸。

  “阅享城关”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开展以来,截至目前,活动覆盖不同年龄层和群体,直接参与人数累计达78700人,覆盖人群达10万人,形成了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为打造“书香城关”奠定了坚实基础;“文明习惯21天养成计划”里,酒泉路小学的学生们用打卡日记记录自己“不乱扔垃圾、主动问好”的改变;“黄河之滨也很美·文明集市”上,市民通过答题赢取文明积分,兑换的不仅是小礼品,更是文明理念的认同。

  今年以来,新改建的大沙沟小游园和南关小游园,个个藏着“文明密码”;风貌街区里的“邻里廊亭”,成了市民聊天议事的好去处。“现在出门散步,既能看到花草,又能感受到文化,住在这里心里踏实。”家住张掖路街道的李奶奶说。

  下一步,城关区将继续以“绣花功夫”深耕文明建设,打造金城关非遗体验街区,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剪纸、皮影等非遗魅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让更多“老房子”焕发新活力;拓展15分钟便民生活圈,让买菜、就医、健身“抬脚就到”。(完)

【编辑:杨娜】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