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地市播报> 正文内容
中新武威观 | 天祝羊产业 从草原牧歌到现代产业的跨越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8日 08:34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28日电 (李元学)天祝县打柴沟镇多隆村牧民朵才昂,从初期养殖几十只高山细毛羊到现在养殖500多只天华肉羊,完成了他的华丽转身,也见证了天祝县羊产业从传统养殖到现代产业的跨越。

  清晨的多隆草原,薄雾如纱,朵才昂赶着500多只天华肉羊走向草场。阳光下,羊群与草原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这位世代牧羊的藏族汉子望着蹦跳撒欢的羊群,脸上的笑容和阳光一样灿烂。

  朵才昂说:“我家以前几辈子都是养羊的,以前养的都是细毛羊。那时候养羊一年下来也收不上了几个钱,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

  2010年,天祝县与兰州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开展品种培育,成功选育出了天华肉羊新品种,朵才昂家被确定为新品种养殖户。

  “当时推广这个新品种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相信。因为以前养羊赚不上钱,推广这个新品种,我们还是感觉赚不上钱。”朵才昂说

  在天祝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的耐心劝说下,朵才昂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引进了几十只天华肉羊。刚开始,他心里一直打鼓,生怕这些羊不适应环境,或者长得不好,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些天华肉羊不仅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也比细毛羊快很多,而且产肉还高。

  朵才昂说:“当时我们养了几十只,想着试验一下。没想到养了一段时间,出栏的时候,结果比以前的效益好。”

  如今,朵才昂家的天华肉羊养殖规模已经达到了500只,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养殖大户。在多隆村60多户人家中,300只以上的养殖户就有40多户,多的达到近千只。

  朵才昂的家养羊的变化,是天祝县羊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近年来,天祝县构建起“种畜繁育研究院+改良站点+养殖场户”的三级繁育体系,建成7个省级种羊场,年改良绵羊30万只,良种化率达90%,规模化程度达82%。与兰州大学合作选育的天华肉羊,2024年3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成为高原肉羊产业的“王牌”。

  天祝县畜牧推广站站长祁万祯介绍说:“这种羊抗逆性强、生长快,肉毛性能突出,特别适合高原养殖。我们通过‘1+3+14+19+N’推广体系,已组建508个扩繁群,养殖规模达到了60余万只。”

  “牧区繁育、农区育肥、农牧互补”模式打破了“靠天吃饭”的困局。通过优化种群结构,能繁母羊占比达到80%以上,肉羔生产周期从原来的6—7个月缩短至3—4个月,实现了四季均衡出栏。这不仅提高了羊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也形成了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高原特色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夏天,我们的羊在山里。冬天就赶到家里(育肥场)肥场,育肥最多四个多月出栏,比以前的羊(每只)高出100多块。”朵才昂说。

  2024年,天祝县羊养殖量达220.5万只,存出栏量分别达137.97万只和82.53万只,产值突破9.7亿元,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祁万祯介绍说,该县计划通过政策扶持、龙头带动,推动养殖、加工、销售全链条发展,延伸产业链,打造高原特色品牌。(完)

【编辑:杨娜】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