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动态> 正文内容
酒钢故事 | 炼轧厂项目破冰焕新,西北高端钢铁产能再升级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2日 15:56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2日电 2025年8月28日,随着4200mm宽厚板单项工程建成投产,酒钢集团炼轧厂工艺装备提升及产品结构调整项目正式落地。这座总投资44亿元的甘肃省列重大项目,仅用547天便实现从破土动工到投产运行,创造了钢铁行业同类项目建设的“酒钢速度”,更一举填补甘肃无大宽幅轧机的空白,为西北钢铁产业高端化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回溯项目起点,破解发展困局是核心动因。此前,酒钢炼轧厂2800mm中厚板产线常因设备故障停机,产品规格受限——最多仅能轧制2.65米宽钢板,面对西北新能源、桥梁、容器等领域年需566万吨中厚板的市场空间,只能“望单兴叹”;同时线棒材中建材占比超60%,产品同质化严重,在“双碳”目标下的产能压减常态中,发展瓶颈日益凸显。“新建4200mm宽厚板产线不是选择题,是生存题”,宏兴股份公司领导班子的判断,为项目推进奠定方向。

  从2021年4月与中冶赛迪、中冶南方合作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到跑遍国内大型宽厚板生产线、修改17稿技术方案、记录23本调研笔记,项目团队最终确定“分步建设”方案:先在老四轧区域建炼钢连铸和4200mm宽厚板生产线,后在运输部车辆库区域建双高棒生产线,较原方案节省19%用地,缩短300米物流距离。2024年2月28日,项目正式破土,一场“破局之战”就此打响。

  建设过程中,“拼”成为关键词。零下22℃的戈壁滩上,技术人员用“电伴热+棉被盖”养护混凝土,每小时测温保强度;焊工戴三层手套仍难握焊枪,15分钟一轮换取暖;盛夏40℃高温下,建设者在钢筋堆里核对图纸,安全帽浸透汗水。高峰期3000人同步作业,项目部以“快节奏、高标准、强协同”为纲,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严把质量、安全、进度关,最终实现68项重点设备全选行业明星品牌、41项重点分项工程100%举牌验收、质量事故为零的佳绩。

  投产后的“智变”与“绿变”更具突破性。在项目中央控制室,智能炼钢系统可自动调整187项参数,搭配结晶器专家系统使铸坯合格率达99.8%;数字孪生技术、AI智慧炼钢、工业机器人深度融合,构建全流程智能管控网,推动关键岗位无人化,人工成本直降30%;4200mm宽厚板生产线能产出宽度3800mm、最大单重32吨的西北最厚最强钢板,产品厚度拓展至6-100mm,新能源用钢等高端产品占比达70%。

  绿色发展方面,铁水一罐制运输技术年节约标准煤1.2万吨,LT干法除尘系统将粉尘排放量控制在8mg/m3以下,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吨粗钢碳排放量从351.51kg降至267.94kg,降幅23.77%,真正实现“增产不增排”。

  据介绍,项目投产后年产合格连铸坯230万吨、宽厚板120万吨,与现有2800mm产线形成互补,将推动酒钢中厚板在西北区域市场份额提升至35%,成为区域内装备最先进、品种最齐全、规格覆盖最广的中厚板标杆产线。同时,酒钢线棒材将从“建材为主”转向“高端制造用钢主导”,板卷品种从343个扩至450个以上,覆盖新能源、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领域,逐步构建以新能源用钢为核心、高端不锈钢与碳钢为引领的产品矩阵,向“高端化、专业化钢铁材料综合服务商”加速迈进。

  当首块宽厚板从产线缓缓下线,戈壁阳光洒在钢板上的金属光泽,不仅是新型工业化的生动注脚,更映照出酒钢破解发展瓶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坚定步伐。(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