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8日电 (李禹含 马龙)“大家看,判断玫瑰采收期,关键就在这花苞的饱满度。采早了,花期短;采晚了,运输损耗大,每一步都得讲究科学。”在临夏亿农国际鲜花港的智能温室里,培训老师手持鲜切玫瑰,向围坐的学员们细致讲解着采收要点。温室中成片盛放的鲜花间,临夏市“河州新花农”东西协作劳务品牌培训的实操课堂,就在这花香与讲解声中展开。
近日,上述培训班开班,此次培训由临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济南市市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主办。为期13天的课程里,农艺、园艺、电子商务、全媒体运营、起重装卸机、插花培训6大内容依次推进,既贴合临夏市花卉产业发展实际,又精准对接员工就业需求。
在理论课堂上,学员们系统学习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土壤肥料知识、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为从事花卉种植筑牢专业基础。
实操环节则更显热闹,插花课上,园艺老师一边演示花材修剪、搭配技巧,一边指导学员动手实践,原本普通的花枝在学员手中重新组合,变成了造型各异的花艺作品。
“以前我只懂花的养护和基础搭配,现在学会了‘读懂花的形态’,审美能力也提上来了。”临夏市花卉艺术中心工作人员马昕作为学员,直言培训让自己收获满满,她说,以后给顾客推荐花材、帮着搭配时,能更精准地满足需求,也看到了职业发展的更多可能。
不同于传统培训,此次“河州新花农”培训坚持“理论+实操”双结合模式,既注重知识传授,更强调技能落地。培训结束后,学员将统一参加甘肃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合格者可获得甘肃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能力专项证书,真正实现“持证上岗”,为投身花卉产业增添“硬底气”。
近年来,随着济南与临夏市东西协作帮扶不断深化,临夏市积极探索“劳务品牌+特色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以“河州新花农”培训为抓手,推动花卉产业标准化、专业化发展。此次培训不仅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更让“以花为媒,产业兴农”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