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8日电 (王牧雨 李昱瑾)随着社会数字化进程加快,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许多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和银行自助设备,在购物、出行、就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诸多不便。上门办理密码重置、拦截电信诈骗、定制金融讲堂……在数字支付飞速发展的今天,浙商银行兰州分行用一系列暖心服务,为老年客户筑起一道坚实的金融安全防线。
近年来,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多措并举,积极打造安全、无障碍、暖心的适老化支付服务环境。分行开展“银发客群”金婚婚纱照拍摄、金融知识讲座等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折页、现场讲解等方式,向老年客户普及防范电信诈骗、反假货币等金融知识。“适老服务宣传直通车”进社区活动借助社火表演、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契机,走进多个社区开展宣传。分行还创新服务模式,携手社区、养老院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老年大学进银行活动,定制适老金融讲堂,内容涵盖防诈骗案例分享、假币识别技巧等。
浙商银行兰州分行的适老服务不仅体现在日常工作中,更在关键时刻展现出金融温度。近日,东部支行成功拦截一起电信诈骗,展现了警银协作机制的有效性。工作人员发现一位81岁老年客户取款异常后,立即提高警惕,以“需补充取款用途”为由暂缓办理,并第一时间联系辖区派出所。民警迅速到场,通过客户笔记中的话术记录识破骗局。最终,客户意识到问题,主动放弃取款,成功避免资金损失。此次成功拦截得益于工作人员精准识别风险、警银快速响应和实物证据与普法宣教相结合。
该分行还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提供上门服务,一季度累计上门服务35次,服务老年客户46人次;二季度进一步增加至55次,服务76人次。今年1月,浙商银行兰州七里河支行上演了温暖一幕:一位老人因老伴昏迷急需支取救命钱,却因技术难题无法操作。银行工作人员特事特办,上门核实情况,最终在ICU病房外完成了业务办理。这场“生命与信任的守护”是浙商银行兰州分行支付服务适老化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期,浙商银行兰州分行继续做出创新,选择3家网点作为“温暖驿站”试点,将网点社会价值升级为提供宣传教育、权益保护、客户关爱等多元化社会服务功能的综合服务平台。针对“数字鸿沟”问题,分行推出“适老化支付服务优化计划”,在试点网点设置老年客户专属服务通道,配备大字体操作指南、智能设备一对一辅导等适老设施。
浙商银行兰州分行表示,将继续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化支付服务适老化工作。分行计划在3家适老服务全功能网点基础上,全面启动适老化网点建设,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推进策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模板。同时,分行将持续创新宣传教育形式,探索与老年大学、医疗机构等跨界合作,开发“金融+健康”双主题宣教项目,让金融知识普及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同时定期对员工进行适老化服务培训,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建立老年客户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老年客户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未来,将继续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为老年客户提供更贴心、更便捷的金融服务,让每一位老年客户都能享受到数字化发展的红利,安心守护好自己的“养老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