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观陇视频号每周一词(语)陇原通联滚动新闻中新专题·医者说·名师面对面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 正文内容
天水推进“文化供给”与“城市气质”同向而行相互成就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08日 20:55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8日电 (崔琳)近年来,天水市把文化建设摆在文化强国天水实践的优先位置来抓,推进文化强市战略,当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不断扩大。

  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披露,该市为让民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其间,建成公共图书馆8个、文化馆8个、美术馆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3个、街道综合文化站10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18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491个。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值得一提的是,秦州区图书馆新馆建成全市文化名片和网红打卡地;张家川图书馆改扩建项目预计年内完工;天水市数字文化馆和七个县区文化馆公共文化云平台全面建成。

  同时,在加强馆藏古籍保护利用方面,完成《保安志略》《太师诚意伯刘文成公集》的数字化和仿制工作。推进了公共文化活动惠民工程,持续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红色文艺轻骑兵”、“戏曲进乡村”、红色经典诵读、传统古籍晒书等惠民活动。

  此外,天水市还推进公共文化品牌选树培育。围绕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游节、清水轩辕文化旅游节、秦安女娲文化旅游节、甘谷大像山文化旅游节、武山水帘洞祈福旅游节等重大节庆活动,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汇演、书画交流展、非遗展演等文化活动。培育擦亮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武山旋鼓舞被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天水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被评为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建设先进集体。

  多年来,天水市还连续举办文创旅游商品大赛暨展示展销活动,将比赛、展览、销售环节有机结合,深入推动该市文创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天水市文旅及相关企业达600多家,专门从事文创产品生产及销售的单位80多家,产品达100多个大类近2000种,特色鲜明、产品丰富的文创旅游商品链条正在逐步形成。

  不仅如此,天水市还创精品展特色,文艺创作事业发展势头良好,通过打造艺术精品,弘扬五大文化,讲好天水故事。创排《大秦文公》《天一生水》《村上春秋》《激流飞渡》《陇上铁汉》《洞天仙歌》《轩辕大帝》等一批较高艺术水准的大型舞台优秀剧目;借助“春绿陇原”文艺展演等艺术交流平台,乘势而上,在兰州音乐厅精彩上演品牌剧目《一画开天》,持续擦亮天水特色文艺品牌;恢复移植《谢瑶环》《春江月》《五女拜寿》等百余部传统优秀剧目和《挂画》《踏雪》《失子惊风》等200余出折子戏;麦积山成功申报为“全省艺术创作与研究基地”。

  此外,天水市加强文物资源数据库建设,完成了1344处一般文物点、革命文物基础信息录入。推进文物保护提升改造项目建设,启动了汪氏民居、大地湾F901遗址环境整治、F901遗址展厅提升等项目。(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