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28日电 县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在甘肃省政府新闻办近期举行的“改革进行时 县区在落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围绕资源禀赋各不相同、产业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甘肃多地积极布局落子。
定西市挖掘资源优势,正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在破解传统种植分散化、加工初级化等瓶颈问题上,定西通过“标准化基地+科技赋能”模式提升道地药材附加值,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同时,定西紧盯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全国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高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地、特色鲜明的陇中工业集聚地“一区三地”发展定位,以“三抓三促”行动为牵引,坚持高质量追赶发展不动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稳健有力的良好势头。
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甘肃张掖市甘州区,戈壁与绿洲交织,为玉米制种产业提供了天然的“温床”。该区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技术优势,让一粒粒饱满、高产的玉米种子种向全国各地,持续擦亮“张掖有种·种天下”名片。
该区将聚力建设全国玉米制种基地、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两基地两中心”,全力打造全国现代种业发展新高地。
酒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何正军21日在发布会上介绍说,酒泉市已经推动形成了主业突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肃州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全省领先,玉门市、瓜州县化工及新能源产业走在全省前列,敦煌市、金塔县文化旅游产业独具特色、优势突出,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有机草原畜牧业质效兼具、富有民族风情和特色。
在谈及如何继续深化改革,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好的成绩时,酒泉市肃州区委副书记、区长宋济民给出了回答:一是以改革推动工业加速改旧育新,二是以改革引领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三是以改革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步伐,四是以改革促进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武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华伟近日说,该市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县域经济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在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围猎”中,曾被预言“十年内消失”的民勤县,在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筑牢生态屏障进程中,全县荒漠化土地面积占比由90.34%下降到88.18%,沙化土地面积占比由75.81%下降到75.57%,实现了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双缩减”。
今年当地将综合运用生态补水、工程治沙、产业治沙、科技治沙、公益治沙等措施,实施绿洲锁边林带工程开展“绿满陇原”行动,以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主干道路、高标准农田等区域为重点,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完成植树造林130万株以上,建设农田防护林带360公里以上,加快构建绿洲内部主干防护骨架。
武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美乡村建设走在了甘肃省前列,这个被誉为“河西走廊闪耀的金钥匙,祁连山下盛开的格桑花”的高原县城,近年来锚定“一年一变样、两年大变样、三年全变样”目标,投资24.8亿元,建成和美乡村140个。今年在建17个,争取和美乡村覆盖率达到90%。
天祝的和美乡村建设工作,坚持不搞大拆大建、不搞推倒重来、不搞千村一面、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缺什么补什么,确保每一项设计都是合理的,每一笔投资都是值得的。同时坚持生态立村、产业致富,实现整体提升、全域美丽。
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八大枢纽节点和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的庆阳市,近年来依托“东数西算”工程,推动数字企业生态从无到有、由有到优,产业链从建链向延链、扩链发展,全力打造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该市西峰区全力推进“东数西算”布局,截至2024年底,西峰区已建成投运智算中心6个,投入运行机架3.1万个,算力规模超过5万P,成为全国八大枢纽节点中增量最大、增速最快的数据中心集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