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观陇视频号每周一词(语)陇原通联滚动新闻中新专题·医者说·名师面对面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焦> 正文内容
甘肃武威“万人压沙”:荒漠中织起“沙漠魔方”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9日 21: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中新网兰州3月19日电 (戴文昌)早春时节,甘肃武威市治沙工程按下启动键,当地15000多名干部群众在腾格里沙漠南缘义务压沙,以人工铺设草方格方式设立沙障。草方格沙障是固定流沙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有“沙漠魔方”之称,能增大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为沙生植物存活创造有利条件。

  武威市毗邻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这里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处于全国荒漠化最前沿,是全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从黄沙漫漫到遍山绿色,从沙逼人退到治沙致富,翻开武威林业的发展史,就能够清晰地看出,这是一部同风沙抗衡的斗争史。

图为甘肃武威“万人压沙”现场。凉州区林草局供图
图为甘肃武威“万人压沙”现场。凉州区林草局供图

  “草方格压好后,还需要在里面种上树。我们欢迎全国各地的蚂蚁森林网友,把手机里的小树都种到武威来。”甘肃武威凉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局长陆科说,武威在历史上就是一个与沙漠抗衡的地方,从1960年代开始人工压沙以来,已经和沙漠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斗争历程。

  作为“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关键战场,近年来,“三面环沙”的武威积极争取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累计完成“三北”工程人工造林315万亩、封育352.2万亩,治理沙化土地924.3万亩、重点风沙口240个、风沙线480公里,环绿洲风沙线退缩10至20公里,风沙危害得到有效遏制,荒漠化程度由极重度向中度和轻度减缓。

  “种树治沙早已刻在甘肃人的基因里,希望得到全国各地更多力量参与支持。”陆科介绍说,武威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地处全国生态格局“北方防沙带”的核心区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生态地位也极其重要。

  在压沙现场,万余名劳动者组成的队伍延绵超过5公里,将一个个草方格接连成片,向沙漠推进了500多米,预计可以种下40万株沙生植物。一望无际的草方格,在沙漠中编织起的“黄金甲”,在锁住沙丘移动的同时,也作为一封“写在大地上的邀请函”,邀请更多人参与到这场种树治沙的“战斗”中来。

图为航拍下的草方格沙障。凉州区林草局供图
图为航拍下的草方格沙障。凉州区林草局供图

  “拼死也得跟沙子斗一斗,一步都不能让,不能被沙子欺负”。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王银吉在压沙现场的一番话,鼓舞了参加义务劳动的每个人。他俯身开沟铺草,用力挥锹填沙,动作高效规范,一气呵成。在他的示范和带动下,大家压沙的热情更加高涨。(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