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旅游> 正文内容
定西临洮:楹联文化绘就靓丽新名片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6日 11:43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1月16日电 (王亚海 赵彦洲)近日,定西市临洮县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中国楹联文化基地”,岳麓山被命名为“中国楹联文化公园”,宪法广场被评为“中国楹联文化广场”,临洮县正式成为中国楹联学会团体会员。这一系列荣誉的获得,真正使“楹联临洮”成为该县名副其实的文化符号和烫金名片。

  如今,楹联不仅成为文化临洮的显著城市标识,更是成为临洮独特的人文景观,深深扎根于群众生活,融入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它们意境深远且贴近生活,成为临洮人民抒发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历史与现代紧密相连。

  漫步在冬日的临洮大地,从充满人文气息的岳麓山景区到温馨质朴的老西街传统民居区,从熙熙攘攘的人民广场到美丽的洮河国家湿地公园,一幅幅悬挂的楹联犹如一道道文化盛宴,让游人目不暇接。

  “彩陶古韵天人合一享誉世界,川谷风情物我两忘涵怡文心”,这幅题于临洮县岳麓山景区廊厅口的楹联,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临洮壮美秀丽的山水风光与深邃厚重的历史底蕴。游客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无不被楹联深深折服。

  正在登山的洮阳镇居民赵志强满心欢喜地说:“岳麓山是我们平日里晨练、周末休闲的绝佳去处。这里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参观全国著名书法家的楹联作品,让我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徜徉岳麓山,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与韵味十足的楹联匾额相互映衬,整个景区弥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这些楹联或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殷切祈愿,或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深厚家风……它们不仅是一种文字艺术的外在展示,更是临洮人民精神世界的生动写照。

  一位来自兰州的游客在公园游览时,用赞美的口吻表达了对岳麓山公园巨大变化的惊叹:“漫步在这里,既能尽情饱览岳麓山公园的冬日美景,又能细细品味镌刻在长廊周围的精美对联,真是美不胜收,让人陶醉!”

  来到人民公园宪法广场,冬日的阳光下,一幅幅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的楹联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宪法广场巧妙地将法治元素与楹联书法等传统文化有机融合,成为县城中一道别具一格的亮丽风景。

  “我们立足本地实际,精心谋划设计,深入挖掘历史上蕴含的优秀法律典故,将法治元素巧妙融入马家窑、辛店、寺洼彩陶文化以及楹联书法等传统文化之中,让法治理念在文化的肥沃土壤中生根发芽,切实可感。”临洮县司法局局长梁娟铭说。

  近年来,临洮县秉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坚持“文化强县、旅游名县”,大力实施楹联匾额提升工程,在岳麓山景区、洮河国家湿地公园、老西街以及各中小学和城市景观中,邀请当代名家撰写楹联匾额千余幅,不断擦亮临洮文化新名片。

  临洮县文旅局局长韩有存说:“如今,楹联文化不仅有效丰富了临洮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我们还将楹联文化与旅游产业紧密相连,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有力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一位来自兰州的游客感慨万分地说:“临洮的楹联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些楹联就像一扇扇通往当地历史文化宝库的窗户,透过它们,我深切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临洮县委书记张振亚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文塑城、以文兴业、以文惠民一体推进,利用好‘楹联临洮’金字招牌,推进楹联文化与城市建设融合,打造更具魅力的‘兰州后花园’,共同谱写‘人文临洮’崭新篇章!”(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