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2月12日电 (汪泽福)12日,农历正月十五,定西市漳县街头热闹非凡,秧歌社火、舞龙舞狮、文艺汇演、高台戏曲、非遗展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民众欢度春节的同时,还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当日上午10点多,街上已是人山人海。由几百人组成的社火队伍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缓缓走来,舞狮、扭秧歌、划旱船、踩高跷等传统表演精彩纷呈,赢得了沿街群众的阵阵掌声和欢呼。现场气氛热烈,爆竹声声,锣鼓喧天,社火队员们个个神采飞扬,踏着欢快的节拍,将节日的喜悦传递给每一位观众。
在众多表演中,高台社火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压轴大戏。“高台来了……”只见一队踩着高跷、身着戏服、手持道具的“古装大侠”缓缓走来,奇、巧、高、险、秀的高台设计让人惊叹不已。一架高台就是一个场景,一个场景就是一台戏。《花亭相会》《穆柯寨》《周仁回府》《童子拜观音》等各类经典场景在高台上生动呈现,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漳县高台用钢筋做杆子弯折分叉,顶部安装踏板、靠背等部件,表演前一天完成制作,提前适配小孩尺寸,再用假山、纸花等装饰,巧妙隐藏支架,实现“杆隐人显”。小演员身着古装,扮作神话、历史人物,如白娘子、小青,每个高台都是一个精彩故事场景,演绎经典,传承民俗。
“我今年11岁了,村里一直有耍社火的传统,我非常喜欢耍社火,尤其喜欢扮高台。去年我扮演的是《回荆州》中的公主。今年是蛇年,扮演了白娘子。”高台表演者李嘉祺说。
该县武阳镇杨家寺社火会会长郭志强介绍说,社火队自去年9月就开始筹备,共有四五百人参与。大家参与的热情格外高涨,不管是新演员还是老演员,都踊跃报名。
社火作为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被誉为民间艺术的“活化石”。近年来,漳县高度重视对社火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今,高台社火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承载着漳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成为几代人心中难以割舍的乡愁记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