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旅游> 正文内容
探寻汉代简牍中的长城印记(上新了)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4日 08:34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长城,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的爱国情怀。

  甘肃简牍博物馆新推出的特展“塞防千里固家国——简牍中的长城岁月印记展”,利用甘肃出土的219件(组)简牍等文物、100余幅图片,充分展示汉塞防御设施体系的方方面面。

  展览通过“开拓”“戍防”“融通”“赓续”4个单元,用“简牍实证+文物解谜+科技再现”三重维度,带领观众感受和体验简牍里的中华文明。其中,1974年8月出土于居延都尉甲渠候官(俗称“破城子”)遗址的3件简牍对研究汉代边塞地区的烽火防御系统具有重要价值。

  《相利善弊剑册》(见图)出土于甲渠候官遗址内,共6简,约210字,规整隶书,墨色如新。该简提出了古人辨识宝剑的一些方法和标准,对研究汉代的金属冶炼和兵器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塞上烽火品约》出土于甲渠候官遗址第16号房址内,共17枚,610余字,记录了根据不同情况发出不同报警信号的规定。如此完整系统地记录烽火品使用的规定,尚属第一次发现。

  《候史广德坐罪行罚檄》用一根树枝做成,形制特别,俨然一根棍子。简牍正面写檄文标题,背面写候史广德坐罪行罚的具体事由。檄文完整具体,对研究居延防线各部隧的防御设施及边防吏卒的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朱建军 马玉芸)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