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2月28日电 (李全)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浪潮下,定西市漳县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多管齐下推进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让古老的文物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漳县三岔镇王家门村许家门社村民陈想云,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坟梁汉墓群的一名文物保护员。自2020年肩负起这份重任以来,他深切体会到了当地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
陈想云说:“县、乡两级政府以及县文物保护单位对文物保护工作极为关注,我们文保员的补贴能够按时足额发放,巡查设备也配备得十分齐全。在过去的三年里,我所负责巡查的古坟梁汉墓群没有发生过一起文物犯罪案件。我家距离文物保护单位很近,一有空闲时间,我就会主动去巡查。政府的重视让我们工作起来充满了动力,干劲十足。”
漳县在文物保护员的选拔上采用下推上选的方式,先由基层推荐合适人选,再经县文保部门严格考察后正式上岗。目前,全县已有13名优秀的文保员活跃在文物保护的第一线,他们的辛勤付出和专业守护,极大地提升了漳县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启动后,漳县迅速行动,立即召开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暨动员部署会议,精心组建了一支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专业普查队。在普查过程中,队员们分工明确、协同作战,不畏艰难险阻,深入到漳县的每一个村落、每一个社区,展开地毯式的走访调查。
同时,漳县还充分发挥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依托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贵清山/遮阳山景区,深度挖掘景区内碑刻石刻所蕴含的历史价值,精心打造了遮阳山神仙洞、芸叟洞等一系列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场景,极大地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
漳县文旅局副局长、县旅游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陈蓉表示:“漳县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物资源。在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前提下,我们积极探索文物开发利用的新思路、新方法,大力推动文物与旅游、教育、文化等多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努力提升县域文旅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如今,漫步在漳县的街头巷尾,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曾经沉睡在岁月深处的古老文物,已成为漳县蓬勃发展的新动力源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