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旅游> 正文内容
陇剧开山之作《枫洛池》(传承版)复排惊艳亮相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3日 14:15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3日电     一部戏催生一个剧种,从《枫洛池》搬上舞台继而有了陇剧,到“黄河三部曲”之一的《大河东流》,作为甘肃独有地方剧种的陇剧守正创新、出人出戏,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再现“高光时刻”。2月28日晚,第四代陇剧青年演员赵丹、段宏娟、谭强等担纲主要角色的《枫洛池》(传承版)复排亮相甘肃黄河剧院,为现场戏迷带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盛宴。

  此次演出是《枫洛池》入围文化和旅游部重点传统(经典)剧目复排计划的首场汇报演出,西北五省区部分戏曲专家和近千名戏迷观看了当晚演出。

  《枫洛池》不仅是陇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作,更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剧中,以东汉末年“渔女刺梁”的历史故事为蓝本,通过“诓嫁”“夜逃”“刺梁”等经典桥段,展现了陇剧独特艺术魅力。

 

  该剧自1959年首演以来,演出场次超过3000场,观众达1000万人次。去年,《枫洛池》成功入围文化和旅游部重点传统(经典)剧目复排计划,陇剧名家、梅花奖得主雷通霞、窦凤霞言传身教,全程指导青年演员扎实排练,在保留原剧精髓的基础上,对唱腔、身段和情感表达进行了细致打磨。此次复排不仅是对经典的致敬,更是对陇剧艺术守正创新的积极探索。

  当晚,甘肃黄河剧院戏迷云集,第四代陇剧人的精彩演绎,展现了陇剧艺术代代相传的蓬勃生命力。舞台上,青年演员赵丹、段宏娟、谭强等将“邬飞霞”“马瑶草”“简仁同”等主要角色把握得恰到好处,“邬飞霞站门前泪如雨洒”“如今遂了父心愿”等经典唱段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辨草”更是以激烈的戏剧冲突将全剧推向高潮。

 

  复排版还融入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通过精简剧本和优化舞美设计,使经典剧目焕发出新活力。而一唱众合悠扬悦耳的“嘛簧”,源自陇东道情皮影戏“风摆柳”“秧歌步”等独特的身段表演,将陇剧的独有特色展现无遗。

  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意犹未尽,纷纷表示,复排后的《枫洛池》保留了经典剧目的原汁原味,非常精彩。一位老戏迷激动地表示:“这部戏我已经看了很多遍,但每次都能感受到新的艺术魅力,陇剧的未来令人期待。”

  近年来,甘肃省陇剧院通过“名家传戏”“师带徒”等工程,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演员,为陇剧艺术的传承注入新鲜血液。此次《枫洛池》(传承版)复排成功演出,不仅展现了陇剧艺术的深厚底蕴,也为未来陇剧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枫洛池》是陇剧的经典代表作,在一部剧目中,把年轻团队、所有行当、年轻演员全部统配在一起,让我大开眼界!年轻演员演一部经典作品,就把经典作品演成了今天的优秀作品。”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表示,陇剧虽然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剧种,但是却有着悠久传统,是皮影戏从甘陇大地文化根脉上衍生出的艺术。《枫洛池》看似是一部当代创作的作品,但实际上是从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凝聚而成的经典。今天,当一代又一代的演员传承经典,把经典作品常演常新的时候,陇剧愈加年轻,代表了西北大地的文化精神。

 

  据悉,从2月28日至3月3日,甘肃省陇剧院将以“《枫洛开山·大河新程》——经典与新创的双重奏”为主题,推出陇剧开山之作《枫洛池》(传承版)与新创剧目《大河东流》两台跨时空大戏。3月1日晚,《枫洛池》的第二场演出结束后,《大河东流》将于3月3日晚接棒上演。(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