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7日电 (戴文昌)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张晓燕是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一名文博工作者,在嘉峪关的戈壁滩上,她用二十余载的坚守与奋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也为甘肃文化事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6日,甘肃省妇联以“巾帼建功花开陇原”为主题,举办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5周年暨事迹分享活动,旨在展示该省妇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奋斗风采,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凝聚起推动甘肃高质量发展的巾帼力量。
二十多年前,张晓燕怀揣着对长城的无限向往,从千里之外的中原大地奔赴甘肃嘉峪关,自此开启了与长城的不解之缘。初入职场的她,只是一名景区讲解员,彼时的她性格内向、专业不对口,在旁人看来几乎没有优势,然而她的心中却藏着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白日梦”——像前辈一样为国家领导人讲解。
为了这个梦想,张晓燕开启了近乎“疯狂”的努力模式。那些日子里,除了吃饭睡觉,她的心思全在琢磨讲解词上,甚至到了“入魔”的境地。她放弃通勤车选择骑车,只为多些独立思考时间,一次骑车走神撞进树沟、浑身是伤,却因突然想出一句精妙讲解词而忘却疼痛、喜不自禁。
据介绍,在旅游旺季,她顶着烈日高温,一天连讲七八个团,日行20多公里,脚底磨出层层老茧,鞋子磨破一双又一双。为贴合不同游客群体,一份1万多字的讲解词被她反复打磨,改出六个版本,查阅印证资料多达20万字。
同时,为练就标准发音,她频繁参加各类演讲、讲解比赛,从最初的成绩不佳到后来的游刃有余,背后是无数次跌倒又爬起的坚韧。哪怕时至今日,她的衣兜、包里还随时装着背诵素材,只为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2016年底,张晓燕迎来职业生涯新转折,开始涉足文物保护与研究领域。她一头扎进野外,实地开展调查、精准测量数据,又埋首于浩如烟海的长城文化资料中潜心研究、整理编撰。数年如一日的付出,让她先后主持完成省市级课题10余项,出版4本著作,发表30余篇论文。
张晓燕说,“即便研究任务繁重,我依然兼任讲解员,放弃了无数休息日,只因对这份事业爱得深沉。能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更感恩脚下这片雄关热土。”
如今,站在新时代潮头,她深知女性肩负新使命、面临新挑战,更拥有广阔舞台。她呼吁姐妹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用奋斗让平凡日子绽放光芒。
展望未来,张晓燕表示,下一步,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策马扬鞭再出发,以实际行动诠释女性价值,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凝聚磅礴巾帼力量,续写更多精彩华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