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陇原万象> 正文内容
金昌新先事 | 永昌县948户村民将迁入新居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9日 15:07  
来源:爱永昌
分享到:

  永昌:挪旧窝 换新颜 948户村民将迁入新居

  近日,永昌县红山窑镇水泉子村2025年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标志着水泉子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在施工现场,推土机隆隆作响,有序开展土地平整作业,工人们同步拆除周边连片土坯房。“2025年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我村共涉及243户,其中分散安置的是153户,集中安置的是90户,今天集中安置的90户已经开工建设,预计十月份建成并能搬迁入住。”水泉子村党总支书记葸仁庆向记者介绍,今年,水泉子村严格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安置”原则,全力推进搬迁项目建设,新建住房遵循抗震设防标准,并同步推进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地灾搬迁不仅关乎住房安全,更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已完成搬迁的红山窑镇高古城村,村民董永德指着自家白墙灰瓦的新居感慨:“以前房子是1990年修的,修的房子比较老,是土坯房。现在这个房子是2024年9月份交工的,我是12月份搬进来的,这房子比较干净,上卫生间也比较方便。”

  像董永德这样的村民不在少数,姚家寨村等首批搬迁的村民也都切实感受到了搬迁带来的巨大变化。如今,新房成功避开了地质灾害隐患点,村庄道路硬化率达到了100%,家家户户都接通了自来水与污水管网,整个村庄的生活环境焕然一新,村民们的生活也步入了新的轨道。

  近年来,永昌县在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在建设过程中,坚持搬迁安置与产业配套同步规划,基础设施与生态修复同步实施,住宅建设与公共服务同步完善,真正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今年全县5个乡镇及黑土洼农场共948户居民将陆续迁入新居。


  从曾经的险坡危房到如今的安全新居,从过去“将就”的生活状态到现在“讲究”的生活品质,永昌县通过地灾搬迁工程托起群众“安居梦”,更以人居环境的迭代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随着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一个个朴素的安居梦,即将在这里照进现实。

  记者:黄悦 闫庆桐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