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旅游> 正文内容
张掖乡村故事 | 临泽倪家营“红色+”产业助乡村旅游引客来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4日 14:55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24日电 (程莉 贾宏杰)春日,沿着梨园口战斗遗址向西2公里至梨园村,村口的标志牌上赫然写着“山水梨园”四个大字,格外醒目;道路两侧松柏翠绿,花草茂盛,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梨园村呈现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村上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让我们感触最深的是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你看,以前这里是一片荒滩,现在成了小游园,种上了花草树木,还修了步道、亭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临泽县倪家营镇梨园村村民科保元说。

图为临泽县倪家营镇梨园村面貌。临泽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的升温,前来梨园口战斗遗址公园、梨园村红色记忆馆开展红色学习的各界人士逐年攀升,为梨园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21年,梨园村党支部抢抓高质量住房建设政策机遇,采取农户自筹、上级补助相结合的方式,突出红色主题,彰显红色风貌,动员全村32户农户修建高质量住房建设示范点,加快红色旅游建设步伐,着力打造集红色旅游、果蔬采摘、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精品乡村旅游景点,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张利国便是这32户村民之一,在以前,他家在梨园村台下的“独庄子”居住,房屋是三十多年前的土木结构,保暖和安全都很差,更谈不上美观了。这些年,也想对以前的房屋进行改缮,但由于修建房屋成本高,只计划,没办法。

  “刚开始动员修这个房子的时候,还有一定的顾虑,通过和邻村进行对比,前前后后进行考虑,我们就报名修了,主要是想着以后借红色旅游发展住宿、餐饮之类的,我们家还有一个采摘园,这样一算能提升效益、增加收入。”梨园村村民张利国说。

  随着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项目的落地实施,为全村产业发展破题引来了春风。村上本着“红色+”产业发展模式,修建红色记忆馆、家风馆、廉洁桥等教育阵地,完善游客接待中心、红色主题民宿、红色食堂等旅游服务元素,并配套修建红色文化广场、健身步道、红土崖桥等基础设施,着力打造“吃住行游购娱”红色旅游村。

  “薛师傅,今天又要忙了,村里来了研学旅行团,中午还要你过来做一下红军饭,记得早点过来准备。”接过电话,梨园村村民薛兴军就骑上“三马子”去镇里的超市采购食材。

  说起薛兴军,现在可是村里小有名气的人物。在村里没有发展红色旅游时,他家的年收入仅靠家里7亩地制种玉米所得,辛苦劳作一年下来收入只有两万多元。而现在,成为村上食堂的职业厨师后,每年增加的三万多元的收入让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居住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为我们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随着红色旅游的升温,前来梨园口战斗遗址公园、梨园村红色记忆馆的人越来越多,为我们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坚定了信心。”梨园村党支部书记勾军说。(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