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陇原万象> 正文内容
榆中新先事 | 巧用公益“小岗位” 务就业“大民生”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4日 15:58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24日电 (陶娜)公益性岗位是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和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的有效途径,榆中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紧围绕“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理念,严把“四关”,切实做好公益性岗位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托底线、救急难、保稳定”的重要作用,让公益“小岗位”服务好就业“大民生”。

  按需设岗,严把岗位“开发关”

  该局全面排摸困难群体的劳动能力和就业需求,遵循“按需设岗、自主选岗、以岗定人、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的原则,综合考虑各乡镇、各部门的岗位需求及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公益性岗位名额,凸显其“托底线、救急难、临时性”的属性,帮助收入不稳定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家门口”就业。科学控制公益性岗位规模,进一步完善招聘岗位安置流程和退出机制,杜绝“养懒汉”现象,确保公益性岗位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激活岗位效能。截至目前,该局已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505人,乡村公益性岗位570人。

  规范程序,严把人员“审核关”

  该局根据公益性岗位招聘流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面向社会、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公开招聘。通过“榆中人社”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发布公益性岗位招聘公告,就业困难人员提出从事公益性岗位申请,通过对工商登记注册信息、社保缴纳信息等进行数据核查比对,经会议研究确定符合条件拟招聘人员名单后,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的由用人单位予以聘任,并在县人社部门进行就业登记和劳动用工备案,优先安置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

  压实责任,严把日常“管理关”

  该局坚持“谁用人、谁管理、谁考核、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公益性岗位人员的日常考勤,按照“月考勤”的方式对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考核,严格依据各单位公益性岗位人员出勤和在岗情况,申请核拨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资金。同时,对各用人单位公益性岗位使用情况实行动态监管,采用电话或实地抽查的方式,对公益性岗位在岗履职情况、待遇享受情况、用人单位管理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用人单位规范管理公益性岗位,确保公益性岗位人员履职尽责,防止出现一人多岗、顶岗替岗、“吃空饷”等问题。

  加强监督,严把补贴“拨付关”

  该局严格资金的管理使用,确保就业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对申领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单位及个人的申报程序、所需资料、资格审核、补贴标准都进行了严格把关,规范补贴申请发放流程,确保补贴资金“不漏发一人、不多发一月”。建立常规检查与定期公示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从源头杜绝资金多领、冒领等现象发生,确保了专项资金安全规范运行。2024年,为676名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发放岗位补贴1348.578万元、发放社保补贴695.962万元。(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