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27日电 为有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3月中旬起,兰州高新区在定远镇、连搭镇建设13座标准示范生活垃圾分类亭,方便群众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改善人居环境,标志着区域垃圾分类投放体系迈入规范化新阶段。目前,13座标准示范生活垃圾分类亭已经全部“上岗”。
因地制宜,分类设施覆盖农村试点区域。针对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治理特点,兰州高新区以辖区13个行政村为试点,科学规划布局,在人口集中区域、村组公共活动场所等地设置标准化垃圾分类亭。每个分类亭配备四色分类垃圾桶(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并张贴清晰指引标识,方便村民准确投放。同时,结合农村实际,通过简化流程、强化宣传,推动垃圾分类“接地气、易操作”。
如今,整齐美观的垃圾分类亭已成为定连园区的一道新风景。村民王大爷表示:“以前垃圾随手混丢,现在有了分类亭,大家慢慢养成了分类习惯,村里环境也更干净了。”
长效管理,巩固垃圾分类成果。兰州高新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表示,后续将建立“专人巡检+定期清运”机制,确保垃圾亭周边环境整洁、分类收运及时。同时,计划通过积分兑换,宣传进学校、进小区等形式,进一步调动村民积极性,推动垃圾分类从“试点示范”迈向“全域覆盖”。
兰州高新区将以此次试点为契机,持续完善农村垃圾分类治理体系,为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注入新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