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陇原万象> 正文内容
崇信持续做好“山水文章” 为经济发展“添绿增金”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7日 14:57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27日电 (戴鹏飞)人间三月,芳菲尽妍。沿龙泉二路进入平凉市崇信县AAAA级旅游景区龙泉寺,风拂细柳,水润娇花,景致美不胜收。水因城而活,城因水而美,在这亲水踏青的好时节,市民和游客们追随春的步伐,纷纷前往景区打卡,感受水文化的独特魅力。

  为护一水青蓝,崇信县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塬系统治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实施了汭河、黑河水源涵养及生态保护等水环境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1.9平方公里,县域内汭河、黑河、达溪河断面水质稳定达标,70多种珍稀水生鸟类在汭水之滨繁衍生息。

  近年来,卷羽鹈鹕、凤头鸊鷉、黑鹳等珍稀物种现身汭河,这些对水环境要求极高的珍稀水生物种,在崇信汭河中轻盈跃动,其背后是崇信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汭河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显著成效。

  绿色生态,是崇信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价值和最大的品牌。崇信县依托资源禀赋和经济类型,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确立了“添绿增金”转化路径和“生态+”复合产业发展模式,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双向转换通道,通过“生态+农业”,做优红牛、苹果、设施蔬菜等绿色品牌,总产值达到18.75亿元。

  该县通过“生态+旅游”,实现窑洞养牛增收、红色文化传播、文旅康养、非遗传承、农耕农事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旅、文旅综合收入38.3亿元。通过“生态+工业”途径,实现清洁生产、绿色煤电、绿色矿井产值58.5亿元,增加值33.68亿元,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在新征程上,崇信将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