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陇原万象> 正文内容
张掖高台“空地”立体模式助力“三北”工程建设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8日 16:39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28日电 (陈占伟)时下,“三北”工程各标段施工热潮渐起,张掖市高台县应用智能化设备,采用“空中+地面”立体作业模式,助力“三北”工程建设,呈现出一幅黄沙阵前“鸿雁”翔、戈壁滩上“铁牛”忙的壮美画卷。

  在黑河流域林草沙综合治理项目西沙窝治沙现场,技术员祁正军手持遥控器,娴熟地操控着无人机吊运稻草,如迁徙的鸿雁轻盈掠过沙丘,将稻草精准投送至预定坐标。“单次飞行可覆盖2公里范围,日均投送稻草量达10吨。沙漠腹地人工运草耗时费力,而无人机则能轻松高效完成任务。”祁正军指着遥控屏幕介绍说。

图为无人机进行治沙作业。张掖市林草局供图

  目光转向机械作业区,手扶式和履带式沙障机似绣花“神针”灵活穿梭于沙丘间,在治沙工人的驾驭下有序作业。齿轮转动间,稻草被自动压入沙层15公分深,很快编织成一个个1.5米见方的草方格沙障。“人工压沙每天最多两亩,而这家伙一天能完成二三十亩。”刘刚边操作机械边表示。别看这小小沙障机其貌不扬,可是防沙治沙的“中流砥柱”。

  与此同时,在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国有三益渠林场退化林修复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操作着红柳平茬收割机、运输车辆等设备,在红柳丛中穿梭忙碌,有序开展红柳的平茬与运输。“采取机械平茬,茬口要求平滑,无劈裂茬口,以利于平茬后发芽。留茬高度不大于5公分,以利于来年萌蘖抽条。”高台县治沙推广站站长黄步青娓娓道来。

  从过去的“人海战术”到如今的“人机共舞”,高台县正用科技“利器”续写生态治理新篇章。今年,该县依托黑河流域林草沙综合治理、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等项目,计划完成2.7万亩工程固沙、1.94万亩人工造林、6.26万亩新造林管护、3.83万亩封沙育林、2.36万亩退化林修复、0.79万亩中幼林抚育和33.5万亩退化草原修复治理任务。(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